閩南網7月8日訊 在這片因安溪鐵觀音而聞名世界的神奇土地上,共有44個茶樹良種,被譽為茶樹良種寶庫。1984年11月,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首批認定的30個國家級良種中,安溪縣就占了6個,除了安溪鐵觀音外,還有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占。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海峽都市報·茶周刊》將循著茶香,去探尋安溪名山名茶中的好茶足跡,看看那些美好的茶樹良種如今又都是什么模樣。這周,就讓我們說說毛蟹吧。
游在茶湯里的毛蟹
長得像溪中毛蟹的茶葉
產自高山,香洌撲鼻
毛蟹的主產區是安溪的大坪鄉。據《茶葉品種志》記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大坪鄉萍州村茶農張加協外出買布時,帶回來一種生長迅速、長相和鐵觀音不一樣的茶葉——頭大尾尖,多白色茸毛,葉張圓小,鋸齒深、密、銳,而且向下鉤,外形就像大坪大壩溪里的毛蟹。
于是,毛蟹就在安溪大坪鄉扎根下來,百年間生生不息,直到今日。在《安溪尋茶記:名山名人名茶》中,是這么介紹這款茶葉的:毛蟹葉厚質脆,芽梢肥壯,制作時,與鐵觀音的半發酵程度不同,只需輕發酵,便可清香撲鼻。
都說高山云霧出好茶,大坪馬蜂山海拔1200米,終年云霧繚繞,山谷間蘊藏豐富水汽,再加上大坪馬蜂山獨有的酸性土壤,造就毛蟹茶湯香濃之特點。毛蟹的品種香相當特別,有人說,毛蟹沖泡出來的香氣清高,就像茉莉花一樣。
一斤曾賣出3200元高價
存放十年依舊好喝
在穎昌茶業負責人張穎聰看來,茶葉還是高山的好,也更適合收藏。
去年,張穎聰收到一條短信:“張總,您好!10年前,您給我的半斤毛蟹茶(特等),最近找出來品嘗,只有一點舊茶味,水和韻都非常好,結論:不管什么茶,只要質量好,就會越久越香。”
1995年,張穎聰帶著剛剛生產一個多星期、剛退了火氣的毛蟹到廣州展銷,中國大酒店里人擠人,沒位置泡茶。怎么樣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呢?于是,張穎聰靈機一動,拆開包裝,一股馥郁而優雅的茶香飄然而出,立馬激發了人們的嗅覺,圍觀而至。
“8年前,好的毛蟹一斤能賣到3200元呢。當年在茶都賣茶的時候,還有客人一次性把店里所有的毛蟹都買走了。”張穎聰回想起那段故事,還是覺得十分有畫面感。
毛蟹茶多在海外暢游
作色種茶原料大宗出口
毛蟹的產量高,是安溪茶量較多的品種之一。安溪烏龍茶大量出口,以毛蟹為主的色種茶占到70%以上。據了解,毛蟹在色種茶拼配中主要起調香、中和水的作用。
當然,毛蟹也有作為高端茶出口。
早在20年前,張穎聰就曾把毛蟹這個品種賣到日本,以易拉罐的形式,中檔茶一罐80克,每罐也能賣到2.8美元的好價錢。
2000年以后,他還把毛蟹以小包裝產品的形式賣到了瑞典,用的是父親張成璞取的一個相當好聽的名字“銀毫美人茶”。直到今天,毛蟹出口瑞典的銷路始終保留著。
你知道嗎?我們喝的知名茶飲料中,也有毛蟹的成分噢。安溪泓隆茶業長期給國內知名飲料企業康師傅、娃哈哈、統一、農夫山泉提供毛蟹毛茶原料,每年的量最高達500多噸。(海都記者 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