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黨員,我責無旁貸。”自7月27日啟動防臺風Ⅰ級應急響應以來,安溪縣城廂鎮磚文村黨委書記謝藝彬并沒有因腰椎間盤突出而躺下休息,而是一個接一個的電話,一項又一項的工作安排,劃分片區對危房進行排查,分配值班人員班次,盡量做到每一支黨員突擊隊里都有“老帶新”,提高排查質量,增強安全保障。
眾志成城勇擔當,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黨員。7月26日和7月27日,安溪縣委組織部印發《關于在防抗臺風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防汛防臺風一線爭優爭先爭效的通知》,號召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沖鋒防抗臺風一線,守護茶鄉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聲號令,黨員干部們義無反顧,冒著生命危險,沖到了防抗臺風的第一線。
搶抓第一時間,把應急機制激活起來。安溪縣迅速建立應急指揮系統,將縣、鄉、村三級黨組織就地轉化為1個應急指揮部、24個中心、488個點,實現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讓各級防抗臺風指令穿透執行、有效落實。此外,迅速啟動掛鉤聯系機制,依托“平時包聯·戰時支援”應急處突機制,74個縣直單位迅速集結由1458人組成的74支應急處突支援隊伍,根據鄉鎮需求即時下沉干部。迅速開展一線考察工作,由安溪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帶隊,組建3個一線考察組分赴24個鄉鎮,了解識別、關心關愛一線干部,發現選樹典型,激發鎮村干部工作激情。
沖在第一前沿,把骨干力量調動起來。老基層干部“我先上”,選派30名有防抗臺風“莫蘭蒂”經驗的縣管干部深入24個鄉鎮進一步細化風險點、隱患點梳理排查。年輕干部“我要上”,組織95名優秀年輕干部幫助轉移到鎮村避災點,在臺風登陸后,幫助清理主干道路交通障礙。專業干部“讓我上”,精心挑選水利、交通、國土資源等行業部門的業務骨干,根據各鄉鎮訴求進行點對點指導,有效筑牢防抗臺風防線。
壓實第一責任,把暖心服務做優起來。在“提示服務”上用情,積極發動各村威望高、明事理的老黨員、老前輩,加強與轉移群眾的溝通交流、思想引導,讓轉移群眾穩下心、沉住氣。在“暖心服務”上用心,將“黨建+”鄰里中心、黨群服務中心、老干部活動中心等陣地就地轉化,變成防御臺風的“暖心避災點”,精心配備電視、床鋪、餐食、風扇等,并根據群眾訴求適當開展文娛活動,讓1565名轉移群眾“住得慣、吃得好”。在“硬件服務”上用功,協調23輛鏟車、30輛運輸車隨時待命,推動53名黨員加入公路養護隊,協助做好防汛防臺公路應急處置。
“黨有號召,我有行動”,在茶鄉大地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聞令而動,迅速下沉一線,化身為“急先鋒”,全力以赴做好防御臺風各項工作,用黨員干部的辛苦一點、勞累一點、操心一點換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一點,展現黨員干部的擔當作為,讓黨旗在防御臺風一線高高飄揚。(張錦川 蘇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