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工程建設中墩高最高、跨度最大的連續剛構橋——縣道340劍斗新鎮路段遷移復建工程興儒坪大橋及連接線工程開工建設。
在興儒坪大橋及連接線工程施工現場,項目現場技術管理人員吳凌罡指著遠處正在作業的工人介紹,興儒坪大橋全長592.5米,連續剛構橋是本項目的重點工程。目前,機械人員分別在橋梁兩側同時開始施工樁基工程的5號、6號墩,因施工環境不同,兩側施工也采用了不同方案。
“5號墩處于現有的縣道340旁邊,施工場地小,因施工場地限制,使用水磨鉆人工挖孔樁施工;6號墩采用的是沖擊鉆施工,因為場地足夠用,施工用沖擊鉆的話,可以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進度。”吳凌罡介紹。
記者了解到,興儒坪大橋的控制性工程是5號墩、6號墩的主墩,因主墩結構為高墩、大跨、薄壁空心墩,施工難度大,按照以往的施工經驗施工,施工進度緩慢,危險程度高,因此,施工方采用智能化液壓爬模系統,更好地控制墩身截面的尺寸以及墩身偏移量,確保施工安全性。“主墩高有81米,我們墩身施工采用的是智能化液壓爬模系統,可以加快施工進度,增強現場施工安全性。連續鋼構施工,采用菱形掛籃懸臂澆筑工藝,張拉采用智能張拉設備。”吳凌罡說。
據了解,興儒坪大橋及連接線工程位于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涉及改線的縣道340線的劍斗新鎮區路段,也是新鎮區未來的城市主干路和市政設施載體。興儒坪大橋跨度160米,墩高80多米,橫跨庫區,為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工程建設中墩高最高、跨度最大的特大橋梁,也是省道307線與縣道340線的聯絡線,貫穿鎮區中心。根據要求,興儒坪大橋將結合未來水庫旅游資源按景觀大橋進行建設,將打造成為“茶鄉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因連續梁采用C55高標號混凝土施工,對混凝土要求較高,施工方專門建設一座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攪拌站采用單機180標準,日產混凝土可達1600立方米,本項目高峰期混凝土使用量預計每天800立方米,混凝土攪拌站產量可以滿足項目施工需求。
興儒坪大橋是泉州白瀨水利樞紐移民安置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也是打通縣道和省道連接的重要通道。該項目常務經理馬俊騁表示,將增加人員和設備投入,加班加點進行孔樁作業施工,確保6月中旬進入主墩墩身施工作業,如期兌現總工期目標,助力移民安置工作。(記者 李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