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瀨鄉下鎮村,天微微亮,村民陳春城的家中已經開始準備早飯了,他打開水龍頭,涓涓清水流了出來,他接了一瓢水倒在鍋里,水燒開后放入面線。“現在家里24小時都有自來水了,想啥時候用就能用,特別方便!”陳春城笑著說。
農村飲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大事,全方位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標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分類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小型供水規范化建設,有條件的地方可推行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和專業化管護。”
下鎮村距離鄉政府駐地約6公里,四面環山,轄7個自然村4800多人。村民飲用水源主要依靠自建的水井以及山泉水,水質沒有保證;同時,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出現“返鄉潮”,用水供需矛盾突出,村民希望能夠早日解決全村的安全飲用水問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保障村民生活用水不受影響,下鎮村兩委多次組織人員實地勘查并上報相關部門,同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共同商議,尋找解決辦法。說干就干,該村除了制定供水設施建設方案之外,還積極向上級爭取補助資金,多批次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分別于2014年、2019年、2021年建設4座集中式供水工程,累計供水規模885噸/天,供水覆蓋全村所有角落,村民飲用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三分建七分管,管才是重頭戲。下鎮村黨支部書記陳福吉告訴記者,為保障村里供水工程發揮效益,該村于2016年推動成立下鎮村用水協會,積極采取改造水源建筑物構造、研究凈水設備原理、安裝遠程智能閥門等措施,不斷提升供水服務水平。與此同時,下鎮村用水協會還于2020年投入資金30余萬元將機械水表更換為智能水表,大大提升水費的收繳率,保障供水工程正常運營。截至目前,下鎮村用水協會已有會員713戶,供水覆蓋全村95%以上人口。
“一滴水”折射大民生。陳福吉表示,接下來,村里將進一步完善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堅持建管用一體推進,健全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持續強化水質監測,優化供水品質,不斷滿足村民高品質供水需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記者 章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