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人根據外國客戶的文化、風情、習俗等設計生產的“私人定制”“外國風”瓷器。
德化瓷再出發 “一帶一路”展風采
2019年7月5日,以“新時代的中國:生態福建 絲路揚帆”為主題的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舉行,14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及工商界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遺“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明良在活動上展示了德化陶瓷雕塑技藝,精湛的白瓷作品,贏得了海內外嘉賓的贊許。
頻繁亮相國際活動 德化瓷品牌獲認同
50歲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去年年底收到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寄來的其作品《紙》的收藏證書,此時距離其曾祖、清末德化陶瓷藝人蘇學金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已有100余年。蘇獻忠來自于德化數以千計的世代制瓷家族,從其曾祖父創立“蘊玉瓷莊”至今,傳至他手中已是第四代。在他看來,瓷和茶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商品,更是當時隨絲路傳播、影響西方社會的中國文化符號,“今天,德化的‘中國白’仍然可以作為與世界對話的媒介,但是我們如果一直停留在傳統中,就很難與當今世界文化產生交流和共鳴”。
今年5月27日,第二屆“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入圍名單公布,101名入圍藝術家中,中國藝術家56人。近年來,德化通過推出“中國白”全球推廣計劃和“中國白”品牌共享計劃,參加中法文化論壇,組織“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組織參加廣交會和法蘭克福等地國際知名展會,讓德化成為“海絲”路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瓷都。
美國客人到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考察
外國客商在德化協發光洋選購日用陶瓷用品
外國客商紛至沓來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
與泉州人喜泡功夫茶不同,在德化順美,彌漫在展廳洽談區的則是咖啡香,折射出外國采購商紛至沓來的景象,也是屬于德化的不一樣的待客之道。
“我們已經相識20多年,跟兄弟一樣。”從2005年開始,黎巴嫩友人比利可每年都會來德化,與德化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探討市場需求和生產合作。鄭鵬飛認為,在當前中國實施“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與沿線國家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廣闊,順美國際產品展區擺滿了與各知名外企聯合開發的陶瓷卡通形象產品。如今的順美,是德化陶瓷千百年來外銷的縮影,它不僅在德國哈根注冊成立了公司,更聘請當地工藝美術專業人員,圍繞歐美風俗文化習慣進行策劃設計。公司每年出口陶瓷產品幾千萬件,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8年保持每年漲幅5%以上,出口創匯連續7年保持德化總量第一位。
“每個月有100多萬件陶瓷日用餐具從這里流向美洲、歐洲、澳洲、亞洲等世界各地,成為各大五星級酒店、大型跨國集團的指定餐具。”德化陸升集團董事長助理鄭富垚介紹,為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的需求,公司在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聘請了專業的設計師團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后,公司的客戶也從5年前的涉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拓展到60多個,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銷量、銷售額都有明顯增加。”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福建海絲核心區、泉州海絲先行區的加快建設,德化縣圍繞“強力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目標,緊緊把握“互聯網+外貿”趨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推動陶瓷出口外貿“電商換市”,創建了國家級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率先舉辦了首屆中國陶瓷電商峰會。目前,德化擁有電商企業7500多家,已培育跨境電商企業100多家,并率先在美國、俄羅斯設立陶瓷跨境電商海外倉,率先制定陶瓷電商4項國家標準和1項省級標準并列入科技部研發項目。2018年,全縣電商交易額達106.3億元,比增24.7%。今年5月,德化順利通過商務部和財政部評審,成為全國十個之一、全省唯一的全國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十大典型縣,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中國茶具城成為德化新地標,也是陶瓷茶具重要集散地,全國80%茶具來自德化。(記者 許文龍 莊建平 實習生 周倫燁 陳紹鈺 通訊員 李宏圖 王雙季 文/圖(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