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德化梨以其皮薄色綠、甜脆多汁逐漸打響名號,每年一到德化梨的成熟季,就有不少老顧客訂購。過去梨戶大多通過零售或低價批發的形式進行銷售,經濟效益較差。近年來,許多農戶都紛紛加入農業合作社,抱團發展,通過統一的品牌打造和營銷銷售,進一步提高了德化梨的經濟價值。
走進梨園,漫山遍野的梨樹,掛滿了累累碩果,輕輕剝開梨果的保護袋,一個個又大又圓的德化梨探出了頭,表面青綠光滑,惹人喜愛。據了解,新杰家庭農場主要種植了翠玉和翠冠兩個品種,在梨園里,隨手采摘的梨都個大汁多、香甜細脆。新杰家庭農場的負責人張暉燕2018年大學畢業后就幫忙管理自家的梨園,她對自家梨園里的德化梨品質非常有信心,問起她有什么管護竅門時,張暉燕就笑著說“可能比較用心吧”。
張暉燕告訴記者,農場每年都會進行深翻,并且全部進行人工除草,確保土壤保水。同時,梨園引進雙套袋技術,在果實直徑1厘米時,套袋一次,長到4、5厘米,套袋第二次,為梨進行雙重保護,有效解決鳥、蟲、鼠的危害,這樣種植出來的梨,不僅外形美觀,也更環保健康。
新杰家庭農場負責人張暉燕:“我們家這片果園種植有十幾年,種植面積在70畝左右,我從小就看著這片果園慢慢地成長起來,我爸媽很精心地打理它們。我們以前德化梨銷售渠道會比較單一閉塞,價格就沒有那么好,最近幾年跟綠園有合作銷售這塊,我們農戶主要是來負責生產管理,就可以更專心地來進行打理農場果園。我們合作之后整體的銷售渠道也變多,價格也整體有上浮,也帶動了我們的經濟。”
在上涌鎮,像新杰家庭農場這樣用心管護梨園的農戶不在少數,有了好品質的梨,如何賣出好價格也是果農們最關心的問題。綠園合作社就承擔起了銷售關,通過設計專屬商標、外包裝,形成“梨皇”品牌,并加大對外宣傳推廣,打造高端德化梨,吸引了不少顧客通過電話訂購、小程序下單等方式購買。德化梨成熟后,平均每天有2000公斤的德化梨從梨園里采摘下來運送到縣城,經過去套、修剪、分級、包裝等步驟,一箱箱打包完成發往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全國各地。
現在,有近30戶梨農加入綠園合作社,覆蓋了400多畝的梨園,大大提升了德化梨的經濟價值。(李貴照 陳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