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過去一年,愛拼敢贏的泉州人走出了一條經濟回升向好的復蘇曲線,發展態勢越來越好,城市熱度也越來越高。
開工即開跑,實干開新局。在生機涌動的春天里,民營經濟大市泉州吹響了全力拼經濟的新號角。新的一年,全市上下將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全力大拼經濟、大抓發展,昂揚“愛拼敢贏”精氣神,奮戰“項目創優年”,在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中走前頭、作表率。各縣(市、區)紛紛在開年“搶跑”,大抓產業、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服務、大抓落實……一幅“熱辣滾燙”的大拼經濟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即日起,閩南網聯合泉州市委網信辦開展《開門紅 拼發展》網絡專題宣傳,報道各地開年的產業經濟動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推進、惠企政策等,呈現搶跑“春天里”的信心與決心。
閩南網3月12日訊(閩南網記者 肖曉錦 黃紫燕 洪泓塬 通訊員 吳有森 文/圖)一元復始開新篇,萬象更新展宏圖,邁入2024年,作為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的泉州德化就緊盯新一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謀劃制定一季度“開門紅”“開門穩”工作路線圖,集結全縣之力吹響大拼經濟、大抓發展沖鋒號,全力打好開年“第一仗”。
3月將赴境外參展 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日,走進位于德化縣潯中鎮的福建省德化縣華茂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茂陶瓷”),工人們正忙著生產制作陶瓷,機器轟鳴聲、敲打聲此起彼伏,制坯、上釉、彩繪等多道工序正有序開展,現場一片熱火朝天。
工人正在彩繪
“3月份我們將組團前往美國參加展會。”看著生產線上精美的產品,華茂陶瓷財務總監鄭瓊花說,公司每年都會參與國內外各種展會,產品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瓷器的無盡魅力與輝煌成就。
工人在車間生產作業
正在燒制的產品
華茂陶瓷成立于2001年,主要聚焦于日用陶瓷、工藝陶瓷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配有多條陶瓷全自動化生產線,包含自動化陶瓷滾壓、自動化陶瓷注漿、自動化上釉等先進陶瓷生產設備。
“我們公司注重研發設計,并不斷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陶瓷系列文創精品。”該公司總監鄭瓊花介紹,截至目前,企業已擁有發明專利10件,實用新型專利26件,外觀專利3件。為推動研發創新,該企業還組建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福州大學、華僑大學、泉州工藝美術學院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
此外,華茂陶瓷還啟動“華茂陶瓷5G智慧工廠”項目,引進自動化及智能化生產線、生產線智能化操控系統、AGV物料配送車、5G數據傳輸網絡、ERP系統、MES系統等人機一體化系統,不斷推動企業自動化、數字化轉型升級。
訂單排到8月份 以智能制造賦能陶瓷生產
成型機臺近一周產量、成型實時產量、上釉實時產量、貨期提醒……在福建省德化縣唐碩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碩陶瓷”)的智能制造指揮中心大屏上,清晰地顯示著實時數據與生產情況。廠房內,各條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高效運作,科技感十足。
智能制造指揮中心實時顯示生產情況
排列整齊的產品
“現在工人只需要通過簡單的人臉掃描,再掃描貨號訂單的二維碼,就可以實時統計生產情況。”唐碩陶瓷負責人高翠華介紹,去年公司的ERP管理系統進行了軟件升級,現已實現從產品研發到包裝出庫智能管理全覆蓋。
據了解,該公司入駐古洋工業園區后,廠房面積從原來的6000多平方米擴大至17000多平方米,近期還在申請一處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生產能力持續提高。“公司去年產值約2100多萬元,今年預計產值將達3000萬元至3500萬元左右。”高翠華說,現在公司生產線已全線滿負荷,訂單量也排到了8月份。
工人正在脫模
“接下來公司將在產品研發和生產設備的更新上繼續發力。”高翠華表示,得益于德化在企業設備技改等方面的補助,以及惠企政策資金的快速兌現,企業發展信心不斷增強。
“在惠企政策方面,德化及時梳理惠企政策申報指南、申報材料、審核流程、審核時限,盡量做到‘免申即享’。”德化縣工信商務局副局長涂雙金表示,2023年德化縣工信商務局共發布了84條縣級惠企政策,兌現資金4784.67萬元,做到惠企資金通過平臺兌現100%。“近期,德化縣工信商務局還對全縣226家規上工業企業和252家限上企業就今年來可以享受的省、市、縣出臺的惠企政策進行匡算,量身定制‘政策禮包’,做到全縣規上和限上企業惠企資金匡算100%。”
此外,為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發展信心,德化重新修訂了“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打造‘中國白·德化瓷’藝術品牌10條措施”等政策;并深化落實援企穩崗政策,今年以來先后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11場,提供就業崗位7500個。
同時,德化還積極落實“鼓勵企業拓展境外市場14條措施”,擬赴美國紐約舉辦“中國白·德化瓷”國際巡展活動,積極開拓“一帶一路”、RCEP等重點新興市場,一季度擬組織45家次企業赴境外參展,力爭一季度自營出口達6.3億元以上,全力穩住產業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