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是全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超60%的陶瓷產品銷往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縣自營出口總額中,美國市場占比高達35.37%。“美國加征關稅,不少企業受到較大影響,個別企業的影響達30%以上。”德化縣工信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德化陶瓷出口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美國筑起的高關稅壁壘,德化如何應對?
瞄準全球開拓新興市場
4月23日至27日,德化縣組織100多家陶瓷企業參加第137屆廣交會,借力“中國第一展”多層次、多維度展現“世界瓷都”實力,搶抓全球市場。4月27至30日,德化還將組織50多家陶瓷企業參加2025年春季香港禮品展。
第137屆廣交會上,外國客商在德化陶瓷企業展區挑選陶瓷產品 鄭智得 攝
“廣交會是我們拓展新客戶的重要渠道,早在2、3月份就開始籌備參展事宜。”德化縣鑫美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美春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陶瓷花盆主要銷往美國,這段時間,對美國的業務放緩,無疑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作為廣交會的“老面孔”,這次他們攜帶水果系列近百款產品,全方位展現公司自主創新設計能力。“除歐美市場外,希望在本屆廣交會中結識更多‘一帶一路’采購商,助力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曾美春說。
工人打包待出口的陶瓷產品 林婉清 攝
記者還走訪了順美、佳旺達、信良等多家陶瓷出口型企業。這些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受美國高關稅的影響,訂單影響也很大,但是企業對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在不斷加大。“今年也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主動多參加各類國內/國際展會與活動,也與來自歐洲、中東、東南亞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客戶建立更多聯系,挖掘新需求,提升業務占比。”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說,在產品策略上,集團加大研發投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增加產品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提升品牌與價值鏈。記者了解到,不少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同時,他們也加大力度開拓國內市場,逐步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
順美陶瓷生產車間內,工人趕制訂單 林婉清 攝
記者從德化縣工信商務局獲悉,該縣36家企業在錦漢館布展,展位面積達1500平方米,以“中國白·德化瓷”這一整體形象向外集中宣傳,打響區域品牌。
今年來,德化縣持續舉辦“中國白 德化瓷”國際巡展,同時用好設立的44個“中國白 德化瓷”推廣展示中心和7個海外倉的作用,借勢“一帶一路”、RCEP發展機遇,積極探索金磚國家、中東、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積極謀劃通過新加坡等國際轉口貿易、探索跨境電商等應對措施,助力企業穩步拓展海外市場。今年來,該縣已組織52家次企業參加德國、日本等6場境外展會。
3月27日至3月30日,“凝脂之光 雕塑之美——中國德化白瓷日本京都展”在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館舉辦
助力陶瓷“優品出海”
參考海關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德化自營出口總值8.5億元,同比增長8.9%。“總的來看,歐洲市場回暖帶動陶瓷訂單增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依托RCEP紅利和物流優化預計將持續穩定增長,新興市場成為陶瓷出口的重要增長點。”德化縣工信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為幫助陶瓷企業應對美國加征關稅及復雜的國際經貿形勢,德化多方宣傳解讀鼓勵企業拓展境外市場的14條措施及應對關稅的16條政策,涵蓋商務、稅務、外管、金融等多個領域。其中,跨境金融服務的創新與發展,成為助力外貿企業拓展新興市場的重要力量。如設立 “遠期結售匯公共保證金池”,企業可享受“免保證金”匯率避險服務,幫助中小微涉外企業降低管理風險成本;實施更加便利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外匯政策,在結售匯、期權業務手續費優惠等方面實施費用減免,降低企業跨境貿易成本;稅收方面,稅務部門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完善出口退(免)稅管理,簡化流程,提高退稅效率。
除了政策扶持,德化還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助力陶瓷“優品出海”。成立泉州“優品出海”德化分指揮部,協同宣傳部、統戰部、政協辦、陶瓷辦、工信商務局、發改局、科技局等25個成員單位,立足德化產業鏈、供應鏈特點,加快構建“海外建市場+全球參展+展廳前置”生態鏈,拓展生產、貿易、服務等對接場景,全鏈條全環節補齊外貿出口短板。
4月份以來,德化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密集開展調研,多次召開陶瓷出口企業座談會、“政企同心聚合力 營商環境再升級”主題座談會等,針對美國關稅問題和推動優品出海共商對策,通過政企協同合作,全力推動陶瓷“優品出海”。(林婉清 鄭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