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培訓“超時”現象不少
近日,泉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管局四部門聯合印發《泉州市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對泉州市校外培訓機構的場地設施、舉辦者、安全標準、師資隊伍、培訓內容、收費標準等17個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標準》將于本月底實施。
昨日,記者走訪多家培訓機構后發現,超時培訓、課程收費超3個月的現象仍然存在。
家長 不少培訓晚上9點才結束
新學期就快到了,市民陳女士到市區某培訓機構給正就讀五年級的女兒報名了奧數班,該課程一共有12節課,每周上一次。
“培訓時間是晚上7點到9點,這個奧數班我們已經上了兩年了。我們還沒有收到培訓機構調整時間的通知。”陳女士告訴記者,以往的培訓結束后,孩子到家的確比較晚,影響休息。但是,她給孩子報了書法、舞蹈等培訓班,培訓時間超過晚上9點的情況并不少見。
市民李先生給孩子報了美術班和書法班,但是,培訓機構只提供了一張收據。“我們報名的培訓機構比較小,就在小區套房里,不像大的機構有正式的協議。我看了新出臺的標準,培訓機構的場地要200平方米以上,我們現在學的這家也不合規。”
還有好幾位市民都提到了少兒英語培訓課程長、收費高的問題。“我們剛剛交了一年的錢,要1萬多元。”市民黃女士在市區某英語培訓機構為孩子報了英語班,該機構有長達一年,甚至更久的課程,一次性付款超過萬元的學員不在少數。
機構 部分機構收費超過3個月
“我們的線下課程從早上10點到晚上9點都有開設,線上課程24小時都有。”昨日,記者咨詢市區某英語培訓機構時其客服人員介紹,他們機構會和參加培訓的人員簽訂合同并開具發票。但是,針對中小學生培訓不得超過晚上8點30分的規定,培訓機構并未及時作出調整。
但當記者問及收費標準時,對方并未提供明確的收費標準,而是告訴記者他們需根據培訓者的情況定制課程、設定課時之后方能給出報價。“我們接受多種付款方式,學費可以一次性交也可以分期交。”該客服人員如是說。
豐澤區某藝術培訓學校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老師都是專職教師,培訓時間大多是在白天,部分晚間培訓的時間一般是7點到9點30分。“我們根據不同課程,按學期或按年度進行收費,費用需一次性繳清。”該工作人員透露,一直以來很多培訓機構都沒有和學員簽訂合同,他們也都是開收據給學員,并未與其簽合同。
“新規的施行,能讓市場走向規范化,也能讓教育機構可以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我們期待市場的規范化,以促進行業內的良性競爭。”泉州某知名培訓機構負責人曲燕認為,對于家庭來說,素質教育是最重要的,新規的推行能夠讓教學模式更加素質化。(記者 羅倩雯 李菁 莊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