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復學后常態化防控標準不降,泉州市要求嚴格個人衛生管理 做好教育教學銜接
昨日,泉州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與返校復學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到常態化防控標準不降、力度不減、要求不松、勁頭不改,保證高三、初三復課健康持續,確保其他學段(年級)返校復課組織和教學秩序平穩有序。
通知要求,開學后,各地各校要堅持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對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追訪和上報,對出現體溫異常等可疑癥狀的師生員工落實處置的閉環管理;加大校園防控知識普及力度,把新冠肺炎疫情預防教育作為返學“第一課”和“必修課”;關注學生開學后的適應情況,對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積極引導;教育引導師生員工嚴格個人衛生管理,提倡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不聚集等健康行為習慣,督促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外出必須佩戴口罩,隨時保持手部衛生;社交場合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不往人多的地方扎堆,減少感染風險;就餐時盡量同向就座,面對面就座應錯位,注意保持距離;體育鍛煉時,選擇室外運動場所和符合標準的室內場所,不同時使用同一器材鍛煉,不開展人員聚集、身體密切接觸的體育項目。
同時,各校要精心做好教育教學銜接,切實保障教育教學質量。
抓好心理和習慣過渡期。關注復學后師生的心理狀態,制定包含起床、運動、學習、就餐等內容在內的作息時間表,指導幫助師生盡快適應學校生活。
“診斷”網上學情,因學定教。通過問卷調查、評估檢測等方式“摸底”,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梳理,靈活制定教學起點。依據整體學習效果和學生個體差異情況,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嘗試分層教學、分層輔導、二次教學、混搭式教學等個性化教學方案。
把握好教學進度和節奏。探索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的方法、途徑,強化教研指導,優化教學方式,確保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努力做到教學內容適量、教學時長適當,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嚴控作業總量,穩妥開展校內文體活動,為時間“擴容”“提質”。(記者曾聰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