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泉州市各中小學的招生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市推行的“名校辦分校”的辦學模式備受市民關注,今年秋季不少名校的分校區將投入使用。那么,這些分校的師資如何?招生計劃有多少?帶著這些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走訪發現,泉州七中江南校區、豐澤幼兒園城東園區、泉州五中橋南校區等名校的分校區都在全力抓緊配置教學設施,讓優質教育資源輻射新區,爭取滿足更多學生“上好學”的需求。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圖書館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 實行“四統一”管理模式
教室里的電腦陸續安裝、實驗器材即將到位……近日,作為泉州市江南學園重要組成部分的泉州七中江南校區正抓緊配置教學硬件設施。今年秋季開始,泉州七中江南校區將投入使用,10個班400名高一新生(含國際班100人)將進駐江南校區。江南校區的投入使用,標志著泉州七中開啟“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意味著江南片區新增一所具有示范作用的優質中學,有力推進了我市教育均衡發展。據悉,泉州七中江南校區與天后校區將采取統一管理、統一師資、統一備課、統一教學的管理模式,其中,江南校區住宿實行公寓化管理,4人一間,配備教學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是市、區兩級重點建設項目,項目位于江南新區金龍街道高山社區西側至池峰路段,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45億元,項目用地約115畝,建筑面積約10.35萬平方米,建成后可開設76個教學班,容納學生約3800人。據該校辦公室主任劉偉杰介紹:“泉州七中江南校區的師資將全部由天后老校區派出的優秀師資團隊。新建的江南校區將充分發揮我校優質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促進區域教育均衡化發展,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今年秋季泉州七中招收的國際班100名新生都將全部入讀江南校區。該校國際班負責人吳有珍表示:“學校國際班實行國內高考和出國留學雙模式培養。國內高考方向的學生強化語言學習,強調學術能力培養,突出英語口語,同時各科達到高考要求。出國方向的學生同時修國內高中課程、外方高中課程、AP課程及綜合課程,突出學術能力培養,強調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國際視野。”
而在泉州城東學園內,豐澤幼兒園城東園區也于2020年秋季招生開學,計劃招生150人。豐澤幼兒園城東園區位于城東片區安吉路南段的毓才街,以樹形平面作為設計原型,寓意幼兒茁壯成長。校區用地約30畝,按30班、每班30人的標準建設,總建筑面積約17697平方米,項目計劃總投資約8203萬元。豐澤幼兒園城東園區將采取“一園兩區”管理,延續豐澤幼兒園的辦學理念和優良傳統,因城東校區的規模更大、環境更優,將因地制宜打造辦園特色。
泉州五中橋南校區校園
泉州五中橋南校區 實行選課走班辦學模式
“數學模擬試題”“語文佳作欣賞”“英語輔音學習”……連日來,泉州五中橋南校區的各科骨干教師正忙碌著將辛苦籌備的“小升初”銜接課程上傳到學校官微,供家長和學生使用。“雖然還沒開學,但是我們老師一直在學習、開會,‘頭腦風暴’‘讀書會’‘做課題’‘行動研究’,不斷探討,反復論證,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處,就是要在新校區正式啟動后,帶給學生優質教育。”泉州五中橋南校區校長鄒軍表示,橋南校區不僅會移植泉州五中教育教學管理經驗,且后期學校的發展,泉州五中多個校區都將共同參與。
據悉,泉州五中橋南校區屬晉江市公辦獨立初中校,今年秋季計劃招收初一年新生500人。該校的正式投入使用,不僅填補了橋南無初中的空白,更是完善了橋南片區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鏈條。泉州五中橋南校區項目占地總面積5047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72096.01平方米,規劃辦學規模為48個初中教學班,2400個學位。
為了確保教學質量,學校已經從各高校和知名中學調入優秀教師組建了一支四十多人、涵蓋各學科、教育教學能力出眾的教師隊伍,平均年齡在35歲,研究生學歷比例超60%。2018年至今,該校招聘的老師全部提前在泉州五中初中部跟崗任教。除了在職老師外,學校還聘請了校外優秀的教練和專業老師來進行體藝上的指導。該校還將嘗試先進辦學理念,學校不設行政班、不設班主任,實行導師制,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沒有固定的課表,實行選課走班。同時,學校對學生的評價,實行學分管理,既有過程性評價,也有終結性評價。為了確保孩子們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學校還制定了十條量化標準,督促孩子提高綜合素養等。
此外,晉江市第二實驗小學曉聰校區也將于今年9月正式投用,開設30個班,新增小學學位1350個。位于池店鎮新店村寶龍地產南側的第七實驗小學崇法校區將于今年秋季正式投用,該小學擬設48個教學班,計劃容納學生2160人。(記者 陳森森 通訊員 謝仰進 黃祺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