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摘菜、擇菜、包裝、整理、吆喝、收銀……泉州豐澤區第五實驗小學的學生們熱情推銷自己剛從學校基地采摘的蔬菜,充滿趣味,學生開心無比。南安市世遺中心與南安市明志小學共建,世遺文化課、手工體驗,讓學生充滿喜和樂。這樣雙向奔赴的課堂,應該多舉行,不僅學生樂意,學校也能收到很好的美譽度。
小小售貨員
吆喝賣菜歡
“賣菜!賣菜!新鮮采摘的蔬菜便宜賣了……”2月26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心農場采摘節——斗陣來賣菜”蔬菜義賣活動在豐澤區第五實驗小學舉行,學生們熱情地推銷自己剛采摘的無公害蔬菜。
我摘的包菜比你大
當天上午,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學生們手持工具,熱情高漲地穿梭在學校勞動基地的菜畦之間,有的拔菜,有的擇菜,有的捆扎,歡聲笑語回蕩在農場的每一個角落。采摘結束后,學生們將無公害蔬菜分類整理,在學校大門口義賣。大家熱情高漲,化身“小小售貨員”,推銷蔬菜。
早在活動前期,學生們就充分發揮創意與智慧,精心制作了宣傳展板。展板上,蔬菜的品種、價格以及營養價值等信息一目了然,吸引了眾多師生的目光。義賣現場,同學們分工精細合理,記錄員專注記錄交易信息,收銀員有條不紊地收款找零,觀察員時刻留意現場情況,售貨員則熱情洋溢地介紹蔬菜,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活動的順利開展。
同學們賣菜分工精細合理
“此次義賣所得預備用于向泉州偏遠山區兒童、特殊兒童捐贈學習用品。”接受記者采訪時,該校校長賴梁軍介紹,開心農場采摘節活動,不僅是一場充滿趣味的實踐,更是學校大力推進勞動教育的生動一課。通過親身參與采摘與義賣,同學們在勞動中真切地體會到了收獲的喜悅,強化了勞動觀念,也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記者 黃曉燕/文 學校供圖)
世遺文化進校園
穿越千年展魅力
2月28日,記者從南安相關部門獲悉,2月26日下午,南安市世遺中心與南安市明志小學舉行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共建協議簽約儀式,正式開啟2025年度“世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的新篇章,旨在讓學生近距離感受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簽約儀式結束后,“世遺文化進課堂”活動隨即展開。此次進課堂分為“世遺文化講堂”和“手工體驗”兩部分。在世遺文化講堂上,南安市世遺中心工作人員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世遺文化課,通過豐富的圖片、深入淺出的講解,向同學們介紹了泉州世遺的歷史淵源、文化價值和獨特魅力。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領略到世界遺產背后的厚重歷史和燦爛文明,現場氣氛熱烈,互動頻繁。
同學們在玩世遺點九日山拼圖
手工體驗課堂上,南安市世遺中心為同學們準備了以世遺點九日山為主題的拼圖。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熱情高漲,迅速投入拼圖挑戰中。大家或獨自思考,或兩兩合作,認真觀察拼圖碎片的形狀與圖案,一幅幅精美的拼圖逐漸成形,同學們看著自己的成果,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
未來,南安市世遺中心將繼續依托共建協議,開設世遺文化校本課程,組織研學實踐活動,全方位助力學生深入了解世遺文化。(記者 楊江參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