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中小學生78.4%視力不良
閩南網10月13日訊 “我愛我的眼睛,我承諾每天戶外運動至少1個小時!”當天上午9時,在泉州市實驗小學操場上,1000多名學生齊聲作出響亮的承諾,從現在開始每天要加強戶外運動,減少近視發生發展。隨后,學生們紛紛在提倡愛眼護眼的宣傳橫幅上、簽約卡上簽名。
“我身邊好多同學都有近視,我也是,去年眼鏡度數就配到了150度。”泉州實小五年級學生林同學告訴記者,剛開始她不是很注意保護眼睛,經常躺著看書,周末時看電視也是一看就看很久。眼睛近視后,她才發現戴眼鏡不僅影響形象,而且很不方便,“比如跑步、打球的時候,不戴看不清楚,戴的話又擔心它掉下來,很麻煩!”
晉光小學學生現場簽名承諾
數據顯示,泉州市市直中小學2013-2014學年度,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78.4%。記者從泉州市眼科醫院了解到,該院在2014年泉州市區3萬多名中小學生進行篩查,結果顯示,10個小學生中視力異常的有4個,10個高中生視力異常的高達8個。
防治近視,多到戶外活動多望遠
泉州市眼科醫院醫生李曉霞告訴記者,近視眼的好發年齡為7~17歲,10~15歲則是發病年齡的高峰,“這個階段學生身體恰好處在生長發育期,加上學習緊張,如果不注意外界因素的防護,比如昏暗的學習環境、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做完作業馬上又彈琴畫畫或者玩手機看電視,沒有讓眼睛休息一會兒;再加上不正確的握筆姿勢以及趴著寫字、躺著看書、邊走路邊看書等,都很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勞,從而導致近視的發生發展”。
市教育局體衛藝科科長黃慶坤告訴記者,今年10月5日至11日被亞太眼科學會定為“亞太眼保健周”。為了號召青少年防控近視,市教育局牽頭舉行此次護眼保健承諾活動,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護眼愛眼的科學知識,自覺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保護眼健康。
“防治近視的根本在于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望遠。”李曉霞說,在戶外即使沒有進行體育運動,也仍然有助于抑制近視的發展。她建議學生保持正確讀寫與握筆姿勢,堅持認真做眼保健操,堅持大課間活動,保證每天一節體育課或在戶外活動一小時;課間不要呆在教室里,多到走廊或操場上活動,多望遠,有條件可以打打乒乓球或羽毛球,這些運動對預防近視很有好處。(海都記者 李曉蓉 黃曉燕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