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9日訊 昨天上午,在淅淅瀝瀝的冬雨中,微電影《彼此》在泉州藝術學校正式開拍,這是泉州籍北京電影學院學生們的一部反哺之作。
電影取景在泉州,演員都來自泉州,導演黃靜雯、制片人陳斐豪也都是地道的咱厝人。在黃靜雯眼中,隨著泉州越來越被全國乃至世界關注,她總想通過一個故事講述泉州情懷。
拍攝現場(部分供圖劇照來自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的陳一陳,福州人)
探班:第一個鏡頭拍了十三遍
昨天上午,海都記者到泉州藝術學校探班微電影《彼此》時,看到為了一個幾秒鐘的鏡頭,現場就連拍了十三遍。
北京電影學院2014級學生陳斐豪是本片的制片人。他告訴記者,因為第一個鏡頭還未適應,劇組演員還需要更多默契。另外,昨天的降雨嚴重拖慢了進度。
陳斐豪說,“兩個主演要會講閩南語,都是到泉州才開始找的。”通過泉州多個初中學校的配合,劇組確認現代中學初一學生吳靜蓉和培元中學初一學生張小玲擔當主演。此外,劇組中的60名群眾演員也都是從泉州五中借來的。
在電影選景上,劇組幾乎走遍了泉州各個初中。“沒有家鄉對泉州大學生藝術創作的幫助和支持,很難順利找到和劇中人設如此貼近的演員和場地。”陳斐豪說,回家鄉拍攝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導演:用泉州情懷剖析“愛”的主題
1993年出生的黃靜雯是北京電影學院2012級美術系廣告導演專業的學生,是本片的導演。
黃靜雯說,《彼此》講述的是兩個性格迥異、本無交集的初中女孩,因家長間的復雜關系,在偶然的一天,以一把小提琴為導火索,卷入了矛盾之中。黃靜雯說,劇組想通過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在深層含義和主題上討論關于“愛”的主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泉州獨特的氛圍和情懷,在故事里是不可替代的。”黃靜雯說,故事都是結合她在泉州觀感編劇而成,也是她帶著團隊回家鄉拍攝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彼此》是北京電影學院與青年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的北京電影學院2016級畢業聯合作業,主創人員均為北京電影學院應屆本科、研究生畢業生和負責指導的老師,不具有商業性質,成片后將在海內外各大電影節以及學校教學交流使用。
□劇組寄語
黃靜雯:想要來泉州拍攝,主要是因為我就是泉州人,我們沒有請專業演員,在泉州本地挑選,更保留了“閩南腔”的普通話。
陳斐豪:我也是泉州人,來泉州拍攝就有一種自己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家鄉的親切感。
張小玲(飾演嘉琪):劇組里哥哥姐姐們對我很照顧,雖然拍攝很辛苦,我也沒有什么經驗,但是會努力學習,爭取做到最好。
吳靜蓉(飾演小雅):雖然現在要以學習為重,但是能夠來參演這樣的作品也很有意義,是一種鍛煉,我也會努力演好我的角色。
□拍攝花絮
這個由30多人組成的劇組,除了導演和制片是咱厝人外,大部分的成員都來自北方。作為東道主的陳斐豪特意帶大伙吃了面線糊、醋肉、牛排、肉粽等小吃。
“他們真的一吃就愛上了,喜歡得不得了,天天吵著還要吃。”陳斐豪笑著說,聽著大家口中的褒獎,打心眼里感覺到驕傲和自豪。(海都記者 楊江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