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元中學初一學生在圖書館午自習
中午的校園是什么模樣?是嘈雜的,還是寧靜的?沒回家的同學們是在四處閑逛,還是在教室休息?昨日,記者走進泉州市培元中學,這里一片靜謐。既沒有喧鬧聲,也沒有學生四處走動的身影。在校的同學坐在教室、閱覽室里,或是安靜午休,或是專心看書做作業。偌大的校園里,只有幾位值日老師在自己的崗位上巡視值班的輕微腳步聲——這正是該校開展午間管理后的校園圖景。
“中午有不少同學沒有回家,把他們集中在一起,讓他們安靜下來休息,有利于身心健康,也能提高學習效率。”本學年伊始,培元中學校長蔡向陽提出了“校園午間靜校管理”的構想,他認為,午休時間是同學們忙碌學習生活的加油站,也是老師們一天辛勤工作的緩沖區,營造一個寧靜、有序、祥和的午間校園,有助于師生以充沛的精力和積極的精神狀態投入下午的學習和工作中,也避免學生在校外逗留,減少安全隱患,有利于學校的管理。
從去年9月份起,培元中學多管齊下,加強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全力解決該校走讀制校區,中午人員流動性大的管理難題,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實踐探索,逐步使校園午間靜校管理制度落到實處。目前該校三個校區的午間靜校管理時間統一為12:45—13:50,每個年段都建立午間管理家長微信群,及時反饋學生的到位情況。同時又遵循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開展,不同的年段各有特色。
初一年段,根據學生精力旺盛,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的特點,將學校閱覽室作為午間靜校管理的地點。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廣泛借閱圖書,擴大閱讀量。初二年段,午休學生較多,100多人編成四個班,在教室安排午間管理。初三年段,主要針對家離校較遠的學生或家長無法接送的學生,讓學生自愿填寫申請表經家長和班主任審核可參加午自休。高一、高二年段,走讀學生和住宿生自愿報名參加,長期參加的同學按班級固定位置,臨時參加的學生實行簽到制度。高三年段人數最多,匯總參加午休的學生名單和家長電話號碼,并打印張貼在年段室外墻上;每個班級安排一位執勤班委,進行午間點名并登記在簽到表上。每個年段都安排老師輪流值班,并把每天的簽到表和學生自習紀律情況及時反饋到家長群,讓家長清楚自己孩子的去向。參與午間管理的學生可以做作業、看書、休息等,但不允許帶智能手機等違規行為,被抓到者取消午間自習資格。
“平時工作比較忙,中午沒空接送孩子,又擔心孩子的安全,學校的午間管理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初二年的學生家長劉先生高興地說,有了充分的午休,孩子下午不再像以往一樣打哈欠,上課更能集中精神,也能靜下心來學習。
“午間管理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學生到校外閑逛的現象大大減少了,中午學生間的矛盾沖突幾乎沒有了,校園更加和諧。”培元中學傅老師告訴記者,午間管理的成功是學校良好校風學風的縮影。雖然老師們會更辛苦,但是看到學生們的精神狀態變得更好,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記者曾聰虹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