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8日訊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也是我們國家重要的海防城市,在這里進行釣魚島主權宣傳教育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上周五上午,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15名海都小記者走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看“釣魚島歷史與主權”主題圖片展;聽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長、福建師范大學謝必震教授講述《釣魚島問題與中日關系》,從而激起了海都小記者的愛國熱情,抒發“少年當自強”的決心。
小記者看“釣魚島歷史與主權”主題圖片展
少年當自強
豐澤二實小五年一班陳詣萌
指導老師:傅秋娥
以“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為主題的釣魚島歷史與主權展來到了泉州,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觀展。海都報小記者也來了解歷史。
謝必震教授給我們講了與釣魚島主權有關的歷史。聽著謝教授的講述,我仿佛看到了1898年日本馬關的春帆樓里,拖著長辮子的清朝官員李鴻章正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在國人面前氣勢張揚的李鴻章,面對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的《馬關條約》時,卻唯唯諾諾地簽了字。
我怒從心生,真想把《馬關條約》撕成碎片,可撕掉一紙條約并沒有用,真正影響國家興亡的是國力,是國人的思想。
值得高興的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勝利,中國人的抗日戰爭也取得了勝利。回顧這一百多年的中國歷史,我意識到:“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作為一名21世紀少年,我要好好學習,培養自己的愛國素養,長大后為建設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海都記者 黃曉燕 實習生 劉寧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