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8日訊 “家鄉的茶園開滿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一部臺灣電影《魯冰花》的經典主題曲,不知聽哭了多少人。魯冰花,是路邊花,孤苦無依。在清源山腳下、僻靜村落里的福寧禪寺,7個自出生便被遺棄的孩子,就像魯冰花一般,孤獨生長。
上周六,20名海都小記者與家人一起,扛著大米,帶著禮物,來陪他們過一天不同的暑假。
話少的哥哥 通政小學四年五班 吳雨哲
七拐八彎的村路,綿綿的細雨更增添了幾分福寧禪寺的神秘。于是我加快腳步,想早一點走進她——村里的寺廟。
到了寺里,我們所有小記者還有老師和家長們圍坐在一起,等待正忙于法會的法悅師父的到來。
過了一會兒,法悅師父來到我們中間,邊給我們泡茶,邊解答小記者們的疑問!她還帶過來3個寺里收養的小朋友:兩個小妹妹和一個小哥哥。那個哥哥比我大一點,就坐在我旁邊,我一直想跟他聊天、玩游戲,可他卻不理我,就直直地坐在那里好安靜,看著像假人一樣一動不動!
我很郁悶,不知道他是不喜歡我,還是本來就話少。后來聽法悅師父講,小哥哥其實有爸爸媽媽的,但不知為什么把他放在寺里從不管他,也不來看他,只有寺里的女師父是他的親人,所以他比較內向。寺里收養的7個孩子,在這里就像親兄妹,他們互相照顧、互相關心!
感覺他很可憐,讓人想為他做點什么,可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傷心。
爸爸媽媽帶來了大米,也捐了錢,希望這樣能幫到他們。
孤獨的心 龜湖中心小學六年級三班 陳應鋒
在這個烏云密布的下午,我們海都小記者備好禮物,向著福寧禪寺進發。
有些人的父親,肩上扛著一袋大米,小記者們手里提著水果、餅干、糖果、課外書籍和學習用品。
走了一段路,終于到了福寧禪寺。突然,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小記者們紛紛狂奔到屋檐下,把禮物放到屋子里。
廟里七個孩子只有一個男孩,他們一年最多只能去一次游樂場,經常只能自己跟自己玩。
這些孤兒是因為父母不要他們了,還是因為父母早早地去世了呢?心疼,我請求天下父母們,愛惜孩子,不要讓世間再多一個孤兒!
精彩片段
豐澤二實小五年二班鄭逸(指導教師:王巧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廟里那個唯一的小男孩。他一直端正地坐在沙發上,我們問他什么,他都搖頭。聽說,他有爸爸媽媽,可是不知道為什么11年從來沒來看過他。
有個家長問他是不是想父母了,他默默地哭了。他一定是想自己的爸爸媽媽了。我的情緒低落了下來。法悅師父回來后,摟著他問他怎么了,他搖搖頭。法悅師父讓他去照顧那個40多天的小弟弟,他聽話地去了。
通政小學三年二班 陳敏唽:愛,到底是什么呢?他們當中有天生近視的,也有被親人遺棄的……他們與我們不同,我們有爸媽疼愛,他們卻沒有,有的連出生日都不知道。寺里的人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照顧,提供他們上學,孤兒們每天幫寺里的人掃地、洗地板、擦桌子……愛無處不在,你們要幸福。
龜湖中心小學五年一班 陳模:那個男孩哭了,他似乎想自己的爸爸和媽媽了!今天,下著傾盆大雨,似乎為這個男孩感到憤怒。
我們要好好地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鯉城實小四年五班 吳燁蓬:他們常常只在寺里玩,偶爾在村里散散步、去超市逛逛,一年最多出去一兩次游玩,最遠也就西湖公園。他們沒有去過游樂場,沒吃過大餐,沒玩過電子游戲。他們從小就學誦經,不像我們有豐富的活動,我不由得感嘆: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
本來打算,活動后我和媽媽要去吃大餐的,最后我們決定把吃大餐的錢捐給孤兒們,不多,但也代表了我和媽媽的一點心意。以后有機會我們還會來看望這些孤兒的。(海都記者 劉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