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日訊 8月30日上午,經過學校至和團隊老師們的精心準備,晉光小學東海校區迎來了324名一年級的新同學。當家長和新同學走進校園時,迎面站立的是身披綬帶的二年級少先隊員,他們規范的隊禮、親切的問候,頓時讓家長和新同學倍感親切。隨后,老隊員帶領著小弟弟小妹妹們查看自己的編班情況,手拉著手帶他們到自己所在的班級。學校領導和一年級全體教師提前準備,他們不辭辛勞打掃衛生,整理桌椅,制作PPT,準備相關資料,力爭通過大家的努力給每位新入學的孩子營造一種家的感覺。
老師教新同學坐姿和禮儀
今秋招收6個班 午餐+午休解家長之憂
據悉,泉州晉光小學東海校區,坐落于泉州市行政中心一期東南側,占地面積約41.9畝,總建筑面積約為3.33萬平方米。校區依據功能不同將校區基本劃為“禮儀區、教學區、生活區和運動區”四部分。禮儀區主要在校園入口前區部分,是學校對外的形象窗口;教學區與生活區都相對集中,在兩區之間都有風雨連廊相連,學生可通過有頂蓋的連廊到達所有教學實驗用房。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配備齊全,除了普通教室,還有美術室、音樂室、合唱室、舞蹈廳、書法室、綜合實驗室、電腦室等各種現代化專用教室、200米的環形跑道,體育館內游泳池、乒乓球館、籃球館一應俱全。
食堂很干凈,每個角落都有監控
“今秋招收了6個班的一年級新生,比去年擴招了2個班。”泉州市晉光小學校長黃加賢告訴記者,晉光小學東海校區的招生服務區,包括:府西路以東,豐海路以西,濱海街以北,雙垵街以南的辦公和住宅區;府東路以東,濱海街以南,豐海路以西的住宅區;海星小區二期住宅區(北星社區蓮垵、坪上兩個自然村的原村民直屬子女作為學校招生服務對象);海星小區擴建項目范圍內住宅區。“今年共有324名一年級新生入讀新校區,加上二年級的160名學生,新校區目前共有學生484名,‘人氣’更旺了。”
在師資配備上,學校從南俊校區選派富有教育教學和管理經驗的老師到東海校區任教,同時,學校這一兩年還通過公開招考的方式招聘了一批優秀教師。這些教師中,有的是泉州市教壇新秀,有的是泉州市骨干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素質,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學校還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午餐、午休服務。為方便家長接送孩子,學校會對上學的時間做一些調整,使之與家長的上班時間同步,以解除家長后顧之憂。
開展“至和課堂教學” 探索海絲特色文化之路
“南俊校區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校園古色古香,有文化韻味,但占地僅16.5畝;東海校區則占地41.9畝,設備新,設施好。讓南俊校區和東海校區協同發展,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黃加賢校長表示,該校倡導“至和”教育理念,以“仁愛至和,篤行達慧”為核心理念,以“包容并蓄,凝心聚力”為學校精神,致力把學校辦成和諧家園,讓每個人在富有書香韻味的校園里感悟智慧,獲得成長。
據介紹,晉光小學兩個校區實施“一套班子,統一決策”,由校長統籌兩個校區管理,抓重大事項決策。日常事務管理分工合作,兩校區經費獨立核算。教師隊伍相對獨立又有統籌安排,根據需要抽調南俊校區的骨干教師前往東海校區。兩個校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聯合開展教研活動,教師“結對”,互幫互助。東海校區在繼承南俊校區優良辦學傳統的同時,又探索自身的特色,準備把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作為特色項目做大做強。
作為全國優秀小學校長、福建省首批名校長培養對象,泉州市晉光小學黃加賢在辦學上有自己的一套思路。為了提升課堂效率和素質教育質量,晉光小學在兩個校區都開展了“至和課程體系”和“至和課堂教學”的實踐。學校做到開齊基礎型課程,規范拓展型課程,建設研究型課程。經典誦讀、發明創新等數十種拓展型課程豐富多彩,并結合自身優勢開發了學生自編作文集研究型課程。“至和課堂教學”著眼于學生智能潛在性和可發展性,形成教學與發展的良性循環,促進主體不斷發展,力爭達到和諧、高效的教學效果。在前段時間舉行的福建省中小學名校長培養人選教育思想研討會上,黃加賢校長介紹了“至和教育”的理念體系與實踐體系,專家、校長對其教育思想進行研討,給予了高度評價。(海都記者 黃曉燕 田米 實習生 劉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