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新征程,新作為,向未來。
偉大成就,鼓舞人心;邁向未來,遇見美好。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未來發展宏偉藍圖,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關鍵在落實。泉州,民營經濟發達,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厚重,在外泉商和僑港澳臺資源優勢明顯,帶著愛拼敢贏的精神,這座極具活力創新基因的城市,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泉州市委網信辦、閩南網聯合策劃推出《新征程•新作為•向未來》專題報道,記者深入一線采訪,看泉州各縣(市)區、各行業、各領域如何發力、如何描繪未來,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泉州力量。
讓我們共赴輝煌!期待更加美好的未來!
晉江篇
閩南網1月5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洪方博濤 文/圖)傳承“晉江經驗”,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晉江作為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大市,縣域的排頭兵,晉江人又本著“愛拼敢贏、敢為人先”的精神,近年來,在鞋服、紡織制造等傳統行業的發展中不斷推陳出新,引進數字化設備,打破傳統觀念,與時代接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新征程上,晉江市通過科技賦能、數字賦能等方面對產業提質增效。確立“數智轉型”核心發展戰略,啟動數字經濟三年行動,出臺產業數字化轉型12條措施等。
2022年,晉江市承辦全省產業數字化轉型現場會,引進2個數字化服務平臺,分行業打造14個標桿項目,推出7個應用套餐,帶動4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數字經濟規模預計達1780億元、占GDP比重56%。
近日,記者走進晉江的男裝泳裝基地——英林鎮,參觀了5G智慧工廠標桿企業柒牌男裝,及七彩狐泳裝集團,深刻體會到數字化將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晉江將以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傳統產業。
工人在裁剪布料
穩步推進智能制造 樹立服裝行業5G智造標桿
始終堅持“中國心”“中國創”“中國造”的柒牌,創立至今已44年。
作為民族男裝品牌,柒牌集團守正創新,近年來一直穩步推進智能制造建設。
近日,記者來到英林鎮的柒牌中華時尚產業園,參觀了部分智能制造車間。
工人涂先生在縫制衣領
車間里,工人涂先生正在縫制領子,他的工位右側有一臺平板顯示器,他向記者展示了這臺顯示器的作用,“以前我們要自己記單號、數量、工序號等,因為每個人工序不一樣,現在只要刷一下卡就可以了,基本不會出錯,還提高了效率。”
隨后,記者又來到另一個車間,籃球場大小的車間里,只有零星三四個工人在作業,而車間的頂上布滿了流動的轉圈,西服和褲子分別在線圈上流轉。據在場的工人介紹,這個分為內圈外圈,衣服褲子從外圈上去,通過每件衣服和褲子上的條碼進行匹配,匹配成一套西裝后,就成功進入內圈,再由人工進行包裝。原來沒有這個匹配設備,必須由人工進行匹配,不僅時間長,差錯率高,效率也低。
自動匹配成套西裝
柒牌集團數智化中心副總監吳佳彬介紹,這是MES即制造執行系統,協同CAD及裁床輸出裁剪計劃進行自動裁剪并分包,實現產線上快速轉款,提高生產效率。
而實時調度吊掛線,實現產線動態平衡,車縫數據采集及參數下發,避免人工調整的錯誤。
在智能物流方面,面輔料倉數字化管理系統,配合面料檢驗系統實現缸差,庫齡,庫位,可視面板等精細化管理,并按計劃單鎖料,快速領料。
根據褲子上的二維碼匹配西裝
同時,柒牌與中科院合作的AGV機器人科研項目,實現生產中,剪裁車間及生產車間之間裁片運送任務,途經電梯及卷簾門的對接,實現無人按需按單運送物料。
吳佳彬介紹,柒牌MES結合5G+AGV,全車間覆蓋5G網絡及工業平板,實現了工序自動編排,自動匹配標準操作視頻及工藝指導;統一在線工序庫,產量實時上報并自動生成工資數據,在線調度AGV智能小車與吊掛系統,實現產線動態平衡及快速轉款,提高生產效率。
柒牌引進高級計劃排程APS系統,打造出“柒牌服裝工業智能大腦”,為公司提供“商品端智能交付時間預測模型”“智能生產計劃調度指揮體系”,根據訂貨會訂單檢查輔料齊套性及各個車間產能,特殊機種的使用情況等,高效安排投產計劃。大大提升訂單準效率,降低在制品的積壓。
智能化匹配后人工進行包裝
同時,供應鏈協同平臺建設,為公司打通供應鏈各業務環節流程,以可視化、協同化、社區化、智能化為目標,最終實現以客戶為中心,與供應商建立互利互贏的溝通平臺,提升質量、交期、成本核算等管理水平,為持續提升公司競爭力夯實基礎。
“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單據流數字化,打造一個跨部門協同、無紙化辦公、快速反應、縮短交期的數智化工廠樣板。”吳佳彬欣喜地說,柒牌創造了多個國內領先的5G示范應用,為服裝行業5G“智造”樹立了標桿。
工人正在縫制泳衣
傳統行業突破重圍 打造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創企27年的七彩狐泳裝集團,在晉江英林鎮的泳裝產業中是一張響亮的名片。
近日,記者來到該工廠,七彩狐泳裝集團董事長洪建庫帶記者參觀了工廠的智能車間。
偌大的車間,數十臺機器同時運轉,但卻鮮見工人的身影,隨著機器的轉動,白色尼龍布初見成品。洪建庫介紹,這里是織布車間,基本上靠智能化設備,代替了不少人工,一個月可生產10噸布匹。自產的布匹有三分之一用于自己的制衣廠,其他的均在行業內銷售。
紡紗工序
“我做實業做了20多年,一時要讓我轉變思路,走智能制造這條路,并不輕松。”2021年,洪建庫小試牛刀,從織布車間開始投入數字化設備,僅織布的效率就增加了10—20%。 “原來,這些都要靠人工拿著筆在登記,人工登記一來費事費時,二來容易出錯,現在所有生產出來的布身上,都有一張二維碼,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追溯到這捆布是誰做的,生產日期、廠家、批號等數據。”
每匹布都有一張“身份證”,有了可追溯性,一旦有發現什么問題,就能夠一眼識別。不僅提高了效率,損耗及次品率也大大降低,品質提升了10%。
嘗到了數字化投入的甜頭,2022年,洪建庫又在自己的制衣廠投入數字化設備,節約了20%的人工成本。數字化的投入,可以一目了然地結算工人每天的工價,相比以往人工登記,確實是一個質的飛越。
接下來,他還將逐步在倉儲、包裝等部門引進數字化設備,全面實現數字化智能制造。
洪建庫說,之所以會投入數字化設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引導,他認為傳統行業走數字化道路,是發展的必然。
智能化織布車間鮮見工人的身影
七彩狐泳裝在全國共有10家工廠,晉江五個廠區有3000多名工人。洪建庫說,他從原材料的制造到產品的設計、生產、以及包裝銷售等,實現了一條龍全產業鏈經營的模式,企業95%的產品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國家。目前,除了大部分生產泳裝外,也嘗試不斷開發多樣化的品種,還為國內電商代工、生產瑜伽服、球服裝等,實現了效益的穩定增長。
洪建庫也是晉江泳裝產業協會創會會長,他說七彩狐作為一家龍頭企業,現在考慮的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發展,而是要帶動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發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洪建庫帶記者參觀智能化織布車間
此外,記者獲悉,晉江還與多家公共科研服務平臺聯姻,為產業供需對接、技術研發、協同制造提供公共支撐。
除了鞋服產業、紡織產業,站在數字經濟新風口,晉江的建材產業、食品產業、進裝備制造產業等傳統產業,也紛紛緊盯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前沿趨勢,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全鏈條、全要素變革,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