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了天然氣安裝費,卻遲遲等不到工作人員上門安裝,煮飯深受“無氣之炊”的影響。近日,家住泉州市豐澤區前坂新村西區(原泉州五中宿舍)12號樓的住戶陳女士向東南網記者反映了這一問題。
陳女士家的灶臺,燃氣灶仍鋪著一層保鮮膜,一旁的電磁爐用來炒菜。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安裝費繳交數月仍未通上氣 居民生活深受影響
26日,記者來到前坂新村,發現多棟樓外墻上均裝好了黃色的天然氣管道。正值中午時分,不少居民正在使用天然氣做飯,但這個畫面在陳女士家里卻看不到,據她介紹,因為家中遲遲未裝上天然氣,早就裝好的天然氣燃氣灶也派不上用場,現在煮飯只能使用電磁爐,十分不方便。
2018年8月,陳女士搬入位于前坂新村的這套房子,為了給家中安裝天然氣,登記入戶后,她前往泉州市燃氣有限公司客戶體驗中心進行咨詢,隨后根據工作人員提供的電話聯系了相關負責人,并依照對方要求提供了家庭地址。此后的幾個月間,等不到施工隊上門安裝的陳女士多次撥打該負責人電話,通訊記錄顯示,陳女士在2018年9月至12月間撥打的電話多顯示未接通,“就算打通了,他對我說的最多就是會叫施工隊來安裝,有時跟我說把施工隊電話給我,然后就不了了之。”
今年4月3日,陳女士再次聯系這名負責人,對方向她表示“要先繳費了才能掛表”,轉了1220元安裝費后,本以為很快就能用上天然氣的她卻在等待中又度過了一個月。苦等多月無果,陳女士撥打泉州12345便民服務平臺熱線,在5月22日得到了泉州燃氣公司“施工隊將于6月份前上門安裝”的回復,誰知這一等,又是一個月,無奈之下,陳女士求助東南網記者,“已經到夏天了,一直用電磁爐煮飯也不是辦法。”
前坂新村西區的燃氣管道已于2018年5月左右施工完畢。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同棟樓多戶人家已用上天然氣 望“氣”興嘆問題盼解決
記者在小區走訪時發現,與陳女士住在同一棟樓的多戶人家中已經通上了天然氣。與陳女士住同一層的一名住戶表示,他們家在今年2月份左右便裝上了天然氣,從交費到入戶安裝時間并不長,“在社區登記完后不久便有工人聯系我們入戶安裝。”談及陳女士面臨的問題,該名住戶也表示不解,“我們兩戶人家廚房位置差不多,管道從陽臺伸入家中就可以了,戶型上來說應該沒有阻礙施工的難題。”
據住在該棟樓一樓的住戶辛先生介紹,他們家在2017年便和小區一批住戶一起到社區登記,申請安裝天然氣,“當時小區天然氣管道還沒有裝好,所以我們等了有一年的時間。”2018年5月,管道安裝完畢后,辛先生交納了1220的安裝費,很快也便有工人上門安裝,“從交費到安裝只用了幾天的時間。”
同一棟樓的居民,安裝效率為何天差地別?前坂新村所在轄區前坂社區居委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的天然氣管道安裝與入戶登記、收費等均由燃氣公司直接負責,社區只是為其提供了臨時場地,對安裝詳情等情況并不清楚。據了解,部分居民在登記過后也會到社區詢問安裝時間,抱怨安裝進度過慢,對此,前坂社區居委會也很無奈,“我們也打過電話給燃氣公司,他們給我們的回復就是會盡快安排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