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豐澤區共有安置小區32個。曾經,和大部分的安置小區一樣,這32個小區都存在工程質量遺留問題較多、配套設施不完善、小區物業管理不到位、刑事案件發案率較高等問題。
如今,安置小區的共性問題在豐澤已得到逐步改善。通過堅持黨建引領,城東街道潯美社區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探索出了“紅色業委會”共建新模式,有效破解安置小區管理服務難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目前,該模式已在豐澤試點推廣。
全市首個安置小區黨支部 業委會11人里7人是黨員
在潯美社區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里,社區黨委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個安置小區黨支部——美仙山黨支部,實現“一切工作到支部”,全面統籌小區共建共治各項工作。
黨支部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牽頭成立了城東片區的第一個安置小區業主委員會。在人員配備上,社區黨委嚴格審核把關,將小區中講奉獻、有威信、熱情高、公道正派的黨員、鄉賢推選為業委會成員,11名成員中有7人是黨員。
潯美社區美仙山花苑一期“紅色業委會”共建新模式,小區物業管理得到改善。
有了業委會,社區黨委又向小區最令人頭痛的問題“開刀”——更換服務管理不到位的前期物業管理公司。“在更換物業的過程中,部分業主不理解、不配合、不關心,這時候,黨組織在基層的龍頭引領作用就發揮起來了,好幾個老黨員‘白+黑、5+2’,不分晝夜和周末,不厭其煩地入戶協調動員,做足了業主們的思想工作,使得物業投票選舉順利圓滿完成。”潯美社區黨委書記萬遠生說。
如今,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實行“黨員+業委會”治理模式,聯合居委會、社區工作站、業委會及物業服務企業等多方定期召開聯席協調會;建立日巡查制度,每日安排兩名社區黨委委員監督、協調解決物業矛盾,規范物業管理與服務;引導黨員居民、業委會委員認領環境整治、治安管理等崗位,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百米”。
小區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已經煥發出不同于以往的煥然生機。據悉,近幾年來,社區黨委先后籌集200多萬元資金,更換修復了破損的路面、人行道地磚、石凳等配套設施,修復了照明系統和故障電梯,改造小區排水系統,小區里的綠化檔次也得到提升;每幢樓下,都投建了電動車充電棚及摩托車耐力板停車棚;青少年活動中心、小區老年人活動中心、小區健身路徑、法治公園、家風園、體育小公園、廉政文化園等都建了起來……
美仙山花苑一期黨員專業服務室
小區黨員認領責任崗位 八旬黨員每日拄拐巡查
在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里,黨員實行“設崗定責”制度,黨員同志們分別認領了綠化養護責任崗、衛生監督崗、矛盾糾紛協調崗、治安維護崗等不同的管理崗位,齊心協力參與到小區建設中。
每天,小區里的八旬老黨員老朱都要拄著拐杖出門“散步”,風雨無阻。名為“散步”,其實他是巡查小區去了。查衛生、巡治安、植綠化、抓管理……發現衛生死角,老朱就會第一時間聯系保潔人員;發現保安不盡責,他會立即聯系保安隊長;小區綠化需要補苗了,他第一時間就能掌握情況。日常,老朱還特別愛聊天,遇上社區物業管理人員和小區物業公司的員工,他都“逮住”人提提小區管理的“高見”。
老黨員萬忠貞同樣盡職盡責地“站崗”。此前,黨支部和業委會決定對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時,小區里出現反對聲音。萬忠貞知道,實行封閉式管理是規范小區管理重要的一環,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走家串戶,向反對的業主們分析利弊。在小區剛剛實行封閉管理時,因擔心個別業主因為出入的問題與保安、物業人員發生沖突,他常常在小區主要出入口“站崗”大半天。
黨員溫馨調解小分隊 成功調解糾紛超30起
“樓上漏水引發鄰里糾紛,夫妻吵架影響家庭和睦……現在,居民們遇到鄰里糾紛和家事糾紛,都會到小區的黨員專業服務調解室里尋求‘溫馨調解小分隊’的幫助。”萬遠生說。在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的黨員專業服務調解室里(見右圖),解決過不少“燙手山芋”。
之前,小區內某業主因裝修時未做好防水,導致房屋漏水滲至樓下住戶家中,兩家產生了矛盾,物業多次調解都沒法處理好。黨員調解員陳輝祥認真了解情況后,找到了癥結所在,通過織網式的方式,找到其中一戶人家的“關系戶”去做思想工作,并將矛盾雙方請到服務室內面對面溝通。最后雙方都做出讓步,和平解決了問題,修復了房屋滲水的問題。
萬遠生告訴記者,黨員專業調解室成立至今,成功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1起,成功率100%。
不僅如此,社區兩委、業委會委員、小組長還開展入戶走訪650戶,收集涉及安置房辦證、物業管理、矛盾糾紛、綜治安全、集體經濟發展等多個領域的民意訴求75條,記好《民情日記》,建好民情臺賬。同時,社區把收集到的民意訴求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開展矛盾化解工作,共解決問題40項。
豐澤試點推廣共建新模式 5個安置小區破解管理難題
據悉,在推進“強基促穩”三年行動中,豐澤區堅持黨建引領,在城東街道潯美社區美仙山花苑(一期)安置小區探索“紅色業委會”共建新模式。目前,全區已有御淮華庭、海星小區等5個安置小區建立“紅色業委會”,從面上擴大試點成效。
在安置小區的治理提升過程中,豐澤將充分發揮街道、社區、掛鉤聯系部門、共建單位等各級各類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把黨建工作和安置小區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在小區內成立黨支部,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新領域的科學拓展,進一步擴大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
同時,注重發揮黨建的能力引領作用,推動黨員示范和協同共治雙向發力。通過健全小區黨支部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協商、群團帶動、社會參與等工作機制,發揮居規民約、崗位公約、企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作用,搭建起結對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聯、文化共育、小區共治平臺,有效整合各類治理資源,激發各方參與熱情,形成條塊結合的共治合力,消除“合作行動困境”。(記者 李菁 胡彥明 通訊員 萬遠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