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3日訊(記者 蘇毓茹 文 / 圖)23日上午,泉州市豐澤區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華僑大學體育學院、醫學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成立專業化“體重管理中心”,致力于探索肥胖人群和亞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之路,為周邊居民提供個性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方案。
社區體重控制專項聯合行動啟動儀式
多維合作 成立“體重管理中心”
此次合作采用 “論壇研討 + 平臺共建” 的創新模式。雙方簽署社區體重控制專項聯合行動合作協議,依托華僑大學的專業資源,在衛生服務中心內設立 “體重管理門診” 與 “科學運動基地”,為居民提供內分泌調理、中醫理療及體質調理、定制化運動處方等服務。
簽約儀式
當天,還舉辦了專題論壇,醫學與運動科學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體重管理方案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構建方案。
據介紹,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華僑大學體育學院、醫學院的合作由來已久。自2019年起,華大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便與華僑大學體育學院開展 “運動健康促進聯合行動”,共同組建社區運動健康促進工作組;同年,還與華僑大學醫學院創辦 “體醫融合” 試點工作站,這也是全省最早的試點,由中心全科醫師、康復師與華大體育學專家三方聯合參與慢性病管理患者的科學合理個性化運動干預指導,助力患者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質量。
作為基層醫療與高校科研聯動的創新實踐,此次合作充分發揮了華大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多學科融合的基層社區服務優勢,以及華僑大學在運動醫學領域的科研力量,打造了 “科研成果轉化 - 社區健康干預 - 居民健康提升” 的示范鏈路。
聚焦全生命周期 開展特色體重管理
新成立的體重管理中心創新推出 “四維一體” 管理模式,即 “西醫評估 + 中醫調理 + 運動處方 + 營養干預”,為轄區居民帶來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健康管理服務。
體重管理中心
“體重管理中心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并非由一個科室單打獨斗,而是采用多學科協作的模式。包括全科、康復科、中醫科等團隊緊密協作,確保患者獲得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支持。”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邱水保介紹。
針對 BMI≥24 或伴有代謝異常的人群,全科診室開展 “代謝重塑計劃”。全科醫生會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進行科學溯源,同時進行常規實驗室檢查、體格檢查以及心理評估與疏導等,并提供藥物協同方案和特色飲食建議。
中醫科室的 “體質重構計劃” 面向多種人群,包括脾胃虛弱消瘦者、BMI超標伴代謝異常者等。通過中醫四診合參、辨證施治,采用中醫藥干預,為患者定制四季食療方案,并提供穴位埋線、八段錦跟練打卡以及減重中藥調理、中醫代茶飲等項目。
此外,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依托醫教融合、體衛融合平臺,與華僑大學醫學院、體育學院合作,深化運動康復和科學健康運動。體醫融合工作室推出 “運動處方計劃”,借助運動處方智能手環實時監測心率和消耗量,并有專家指導傳統健身氣功和有氧運動、抗阻訓練處方,幫助居民增肌減脂。
“希望通過體重管理中心,幫助更多人樹立健康生活的理念,推動全民健康體重管理目標的實現。”邱水保表示,未來,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華僑大學將持續完善“醫防融合”服務體系,通過數據共享與效果評估,逐步形成可復制的健康管理模式,為區域慢性病防控和全民健康素養提升提供實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