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人員在仔細測量綠化樹木的胸徑
初衷 現場質量檢查 把關在建項目
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客觀、公正地評價綠化工程建設、養護質量和實施效果,推動施工企業提高綠地建設和養護水平,同時探索建立綠化工程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牽頭,園林綠化技術協調組成員、市園林局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檢查組,于8月14日組織對第一批進出城綠化提升項目施工質量進行現場檢查。泉州高速西福出入口、泉州動車站、泉州南高速出入口等14個建設項目約38萬平方米的改造、提升綠地成為首批檢查對象。
昨日,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繼續組織開展第二批進出城道路綠化提升項目施工質量現場檢查。此批次檢查的項目包括通港西街真武廟路側綠化、東海立交桃源山莊路口拆違建綠、江濱北路坪山高架橋下綠化整治等14個項目,新建、改造綠化面積約16萬平方米。
據了解,列入第二批現場質量檢查的項目多為道路節點、路側退讓綠地建設等工程,規模相對較小,但改造效果十分明顯,對于提亮、增彩城市街景可謂立竿見影,同時也深受市民歡迎。
揭秘 給樹量“三圍” 按分數定等級
那么,檢查組人員是如何檢查呢?檢查組成員介紹:“本次施工質量評審從整體觀感、種植質量、養護管理和施工現場管理等4個方面進行評價。”整體觀感通過現場觀察進行評分,種植質量通過觀察和尺量檢查,養護管理通過現場觀察進行評分,施工現場管理則通過現場觀察、檢查內業和監理函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評分。
“從大型綠化樹的‘三圍’——身高、胸徑、冠幅,到地被植株的密度、長勢,對整個綠化項目,進行施工質量的把關。”該成員介紹,通過現場抽樣量測檢查,按照附表逐一進行打分,并按分數由高到低對14個綠化提升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排序。評價等級按項目得分情況分為4個檔次,其中優秀≧90分,80≦良好<90分,70≦合格<80分,不合格<70分。
評價結果為“合格”及以上但仍存在問題的,評審組將簽發整改通知單責令施工單位限期整改,評價結果為“不合格”的企業將通報城市相關主管部門。本次評審結果將報主管部門存檔備案并納入綠化施工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平臺。
記者昨晚從市園林局獲悉,當天受檢的14個綠化項目沒有優秀工程,其中9個是良好工程,5個屬合格工程。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參評項目規模較小,難以體現整體效果,故未評出優秀等級。部分項目屬臨時借地綠化,建設標準要求不高。工程質量總體良好,達到預期綠化景觀效果。(記者 吳志明/文 林勁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