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模式啟迪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
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依舊晦暗不明,國際電子巨頭紛紛收縮戰線,裁員、關廠成為歐美、日韓等跨國企業應對經濟衰退的主要選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家電企業卻在全球經濟趨弱的背景下加快了全球擴張步伐,成為全球家電市場上最活躍的一支生力軍。
目前,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正式完成了三洋東南亞業務的交接,這意味著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板塊。當大部分中國家電企業仍停留在以加工出口的方式進軍國際市場之時,海爾作為中國家電業的領軍企業已經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全球化發展路徑,引領著中國創造的轉型升級。
事實上,完成對日本三洋白電業務的并購僅僅是一個開始,海爾2012年的全球化腳步已經全面邁開。今年2月,海爾在日本成立亞洲總部及研發中心,進一步推動了海爾在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戰略版圖的形成,為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三位一體”本土化運營擴張提供了又一有力支撐。截止目前,海爾已經形成了覆蓋全球的61個貿易公司,10個設計研發中心,21個工業園,143330個銷售網點,以當地化的市場布局快速響應消費者需求。
領先的企業總是能吸引優質資源的支持,進而幫助其獲得更大的成功。作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在加快自身創新體系建設的同時,也得到了全球最頂尖技術資源的支持。今年家博會,海爾攜手巴斯夫、保時捷等世界頂尖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生活方式解決方案,如采用巴斯夫環保型增塑劑保護食品安全的冰箱、靈感源于保時捷911系列的意式二代系列冰箱、聯合斐雪派克共同研發的水晶系列洗衣機等,均成為整個廣交會最引人關注的“明星”產品。
不僅僅是產品創新,海爾在品牌創新上與其他普通企業的“出口創匯”戰略也截然不同,海爾以“出口創牌”為目標,以創新的產品進入當地市場贏得消費者的信賴,這一獨特的全球化發展戰略和模式,使其獲得了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抵抗風險的能力。據歐睿國際發布數據顯示,2011年海爾在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市場的占有率為7.8%,連續第三年蟬聯全球第一。2011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1509億元,同比增長約11%,利潤增幅達21%。
家電業“十二五”規劃提出中國要從“家電大國”向“家電強國”轉變,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中國企業就必須以自主品牌實現全球化發展與擴張。作為最先“走出去”的中國家電企業,海爾的發展模式對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