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8日訊 前晚9點22分許,惠安輞川鎮峰南村附近一處鐵路道口,一輛小轎車和路過的火車發生碰撞,事故致2死1傷。
昨日,海都記者從惠安縣輞川鎮政府了解到,當時小轎車內共有3名男子,均姓何,都是附近峰崎村人。事故發生后,車內1名男子當晚搶救無效死亡,1名男子于昨日上午7時搶救無效死亡,兩人均為1975年出生,轎車內還有1名駕駛員受輕傷。
小車經過鐵路道口被攔腰撞翻了
事發現場:
下著雨的黑夜 火車攔腰撞上小車
昨日凌晨2點左右,海都記者到達現場時,一輛轎車“四腳朝天”躺在鐵路軌道附近,車身多處損壞。鐵路公安和相關技術人員正在現場勘查。事發后,警察和120趕到,2名男子被送往惠安縣醫院搶救。
事故發生在上店鐵道路口,即輞川鎮峰南村往后許村一條名為法檢路的村路上,這條路約2米寬。昨日上午,記者再次回訪時,小車已被調離,鐵軌旁的田野里仍可見到車輛部分殘骸。
后許村委會的監控視頻顯示:3月16日晚9點22分,下著雨,一部黑色小車從后許村往峰南村方向行駛,臨近鐵路時司機還踩了一陣剎車。但就在小車剛駛上鐵路的一瞬間,火車正好駛來,從小車右側,攔腰撞擊將其撞到田地里。
事發鐵路道口平時無人看守,“兩會”期間設置的蒙古包崗亭在事發后移走了
記者回訪:
村道剛鋪水泥 道口平時無人看守
事故現場,除了道口旁兩塊寫著“停”的交通指示牌外,未見道口欄桿,現場也只有一盞路燈,晚上很昏暗。后許村王書記告訴海都記者,事發村路原本是坑洼土路,走的人很少。去年10月份,村路鋪了水泥,過往車輛越來越多,附近5個村莊的村民都途經此路到鄉鎮辦事。
現場值守的一名鐵路公安人員表示,逢年過節,該道口旁會搭起臨時蒙古包,作用類似崗亭,有專人看守,平時則沒有。如果有火車經過,看守人員會攔住過往車輛。最近一次有人看守是在“兩會”期間,3月16日晚6點看守人員撤離。“沒想到晚上9點多就出事了。”
該工作人員表示,事故發生時,臨時搭的蒙古包還沒撤走。他推測,小車司機可能誤會還有人看守,沒人出來攔就沒危險,便直接開過去了。同時,蒙古包可能阻擋了司機的視線,使其看不到右方駛來的火車。
鐵路部門:
考慮設崗亭 配備專職人員看守
在距離事發道口不到1公里的吹樓道口,設有崗亭和道口欄桿。值守的道管員老何介紹,這里是“主道口”,附近有工廠、小學,人流、車流量大。“出事的那個村道車流量少,是‘副道口’,逢年過節才會派人看守,一天要幾百元工資。”老何說,設置一個道口崗亭,要報請南昌鐵路局審批,投入要幾十萬元。因此,只有在車流量大的主道口,鐵路部門才會設置崗亭、道口欄桿,聘請人員看守。
據了解,事發道口此前并未發生過事故。此次出事的火車是運煤列車,車次為48044次,從泉港駛往惠安。老何說,火車通過道口的速度大約為25公里/小時,并有鳴笛。出事后火車司機報了警,火車在現場停留了30分鐘。一名鐵路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今后可能在事發道口設置固定的蒙古包,配置專職人員看守。
事發村道一段為后許村管轄,一段為峰崎村管理。兩個村的村支書都表示,出于安全起見,他們將盡快在這條村道上設置路燈、減速帶,提升道路安全系數。
記者從泉州東鐵路派出所了解到,目前暫不方便透露相關情況,事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重要提醒
過無人看守道口 必須停車觀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六條及其釋義,機動車通過鐵路道口時,必須遵守交通信號,或聽從道口看守人員和道口安全管理人員的指揮。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大、中型拖拉機不準超過15公里,小型拖拉機不準超過10公里,并不得在道口內超車或停留。
設有交通信號的鐵路道口,當兩個紅燈交替閃爍或紅燈穩定亮時,表示火車接近道口,禁止通行;紅燈熄滅白燈亮時,表示道口開通,準許車輛通行。
通過沒有信號燈又無人看守的道口時,應提前減速、停車觀望,確認無列車開來時方可通行。當有視線盲區或雨、雪、霧等惡劣天氣視線不良時,應下車觀察,或讓助手下車指揮通過。
在鐵路道口處發現或聽到火車駛來,應立即避讓到距鐵路鋼軌2米以外的地方,嚴禁停留在鐵路上或者搶行搶越。
車輛如在道口發生故障,駕駛人要立即將車輛移出鐵路限界,確實無法移出時,要立即采取防護措施,并通知兩端車站。
車輛在鐵路道口停車等待通過時,要拉緊手制動器,以防車輛溜滑,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海都記者 蘇桐軒 林永清 黃謹 呂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