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心愿:啥都不要,只想找到離家的大兒子
離家11年 阿母淚落盼兒歸
說起失聯的大兒子,阿珠的淚水從臉龐滑落
人物名片【No.2】
陳玉珠,66歲,3個孩子的媽,家在惠安涂寨曲江村
閩南網5月5日訊 那一滴滑過蠟黃臉龐的淚珠里,藏著阿珠無數個想兒子的夜。
這個女人的一生,像是泡在淚水里似的——22年前,丈夫因病過世;11年前,大兒子離家后就此杳無音信;后來,小兒子患上精神病,在精神病院已經住了4年。如今還在身邊的,就只有一個嫁得不遠的女兒了。
母親節是什么,66歲的阿珠不懂。她只知道,自己是3個孩子的母親,可她的大兒子,那個讓她日思夜想的兒,還在外面漂泊著。
阿珠啥都不要,只要兒子能早點回家。大兒子唯一留下的就是這張身份證照片大兒子唯一留下的就是這張身份證照片
大兒子唯一留下的就是這張身份證照片
這11年
阿珠沒有一天不想大兒子
阿珠的大兒子叫張惠祥,今年該36歲了。
那是一個尋常的早晨,阿珠剛從外面賣完饅頭回家,大兒子就向她要40元零錢。阿珠把賣饅頭的和身上的錢都給了他,一共是90元。
11年了,阿珠仍清清楚楚地記得,這一天是農歷四月二十四。那天,兒子穿著一件紅格子短袖、一條牛仔褲和一雙運動鞋,什么行李都沒帶,只拿走弟弟的手機,說要去石獅打工,從此沒了消息。
走的當天,阿珠就再沒有打通過那個手機,后來竟停機了。不知道兒子到底怎么了,阿珠慌了,又不敢讓別人知道,就自己偷偷地找,兒子的同學、工友一個個問了個遍,竟沒有一個人知道兒子的下落。
熬了一年,在別人的建議下,阿珠才怯生生地抱著最后一絲希望跑到派出所。但報了警,一樣是石沉大海。
她聽人說,找人可是要花很多很多錢的,可她沒錢,又想找兒子。她的這3個孩子,全是靠她養雞養鴨養豬、種花生種地瓜養大的,多少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換來他們長大成人,她又怎會不想!
11年來的每一天,阿珠沒有哪天不在想兒子。她記得大兒子愛看書,書讀得還不錯,但因為家里窮,上完高一就輟學去打工了,至今,她仍覺得虧欠了兒子。兒子走后,每次她去山上干完活,一邊走一邊想,“如果等會回到家,兒子回來了,該多好”,但每一次都失望了。
夜里,阿珠躺在那張她結婚時的舊床上,一閉眼就是兒子的臉,那張停留在11年前的臉。
兒子是死,還是活?過得好不好?到底在哪里?阿珠想得哭了,最后哭著哭著,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