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什么、怎么監督、如何做實做細、監督成果如何評價,是擺在廣大基層紀檢監察干部面前的實際問題。
惠安群眾翹首企盼了幾年的新圖書館、博物館,因為種種原因進展緩慢,是省委巡視反饋整改問題之一,惠安縣紀委監委將其納入政治監督重點,持續跟進推動,目前已基本竣工。
這是惠安縣紀委監委探索基層政治監督工作流程規范化護航項目落地推動工作落實的生動實踐。針對政治監督在基層實踐中容易出現的監督空化、虛化、泛化 等問題,今年以來,惠安縣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工作部署,以項目監督為抓手,探索推行基層政治監督流程規范化,細化“梳理重點—定單明責—監督檢查—綜合評價—成果應用”監督步驟,構建從立項、實施、處置到整改、提升的監督閉環,積極推動政治監督實體化、規范化、常態化,探索基層政治監督流程規范化的惠安“樣板”。
創新 政治監督的基層探索
“基層角度如何把握和踐行‘國之大者’,實際工作中以什么為抓手來開展政治監督,說實話,心里并沒底。”惠安縣一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小陳表示。小陳的困惑,也是不少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的心聲。
“政治監督越到基層,越要具體、實在,但經過前期走訪調研,我們發現基層政治監督存在虛化、泛化等問題,不少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對政治監督具體監督什么、怎么監督并不明確。因此,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設計出一套科學規范、務實高效的流程,讓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在政治監督中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以進一步提升監督效率和質量。”惠安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林育偉表示。
惠安縣圖書館、博物館項目建設現場。
流程既要規范、高效,也要好操作、可評價,因此,制定時需要科學系統的思維,監督的內容、重點、方式等方面,都需逐條明確做法流程。惠安縣紀委監委經過反復研究,探索總結出“梳理重點—定單明責—監督檢查—綜合評價—成果應用”等步驟,構建從立項、實施、處置到整改、提升的完整閉環。
“每一個步驟再進行細化,就像一份清晰的‘說明書’,讓執行的人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惠安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試點 以重點項目為抓手
基層政治監督流程規范化好不好用?放在實踐中檢驗、完善。省市縣重點項目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有效載體。經調研,該縣紀委監委決定以存在較明顯短板的項目監督作為做實做細政治監督的有力抓手,探索推行基層政治監督流程規范化。
2022年3月,惠安縣紀委監委下發了《以基層政治監督規范化保障“項目攻堅2022”落地見效的工作方案》,提出監督重點,明確工作步驟,并就如何統籌力量、分層級分領域推進監督作出要求。
惠安縣紀委監委政治監督專班走訪縣圖書館、博物館建設項目,了解項目難點堵點問題。
為了打造項目監督“樣板示范”,惠安縣紀委監委聚焦省市在建重點項目、民生補短板項目及可監督、可推動、可見效項目,從全縣260個重點項目中選取“縣圖書館、博物館項目”“林輞溪、蔗潭溪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13個項目納入政治監督重點,全程進駐、實時監督。
“針對這13個政治監督重點項目,我們還出臺專門的工作方案,對專班監督力量組成、監督步驟、監督內容、監督方法等作出具體要求。”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如“監督方法”便包含開設廉潔吹風課、簽訂廉潔承諾書、廉潔文化進項目、暢通項目信訪渠道、列席項目業主單位重大決策會議、深入項目現場監督檢查、聯動監督推動解決難點堵點、發放督辦函、開展提醒談話和批評教育、跟蹤問題“回頭看”、追責問責等小項,每一項都有具體的工作要求。
機制 多舉措提升監督質效
惠安縣紀委監委政治監督專班走訪縣醫院分院建設項目,了解項目難點堵點問題。
經過重點項目領域的實踐,惠安縣紀委監委邊總結邊提升,進一步完善基層政治監督流程。
靶向定位,精準發力。該縣紀委監委采取“定事建立重點問題庫+定題建立監督項目單+定責建立項目責任樹”形式,實行項目監督清單管理,分領域分層級細化責任,做到聚焦重點、見人見事,讓監督更具精準度、更有操作性。
監督項目確定后,惠安縣紀委監委綜合運用列席會議、走訪摸排、現場督查方式,實行“每旬跟進進度、每月現場督查”。同時,要求鎮紀委監察組、派駐紀檢監察組發揮監督“前哨”“探頭”作用,全程跟進監督,推動監督落實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
不僅如此,惠安縣紀委監委還采取“室組地”聯動監督、片區協作互動、“1+X”交叉聯動、“巡紀”聯動的分類式監督工作法,推動工作協同、信息共享,凝聚監督合力。黃塘鎮虎窟村閩西南綠色建筑產業園項目便是聯動監督取得良好成效的示例。該項目因群眾大面積搶栽桂花樹,征遷工作難以推進,項目長期擱置。3月10日,縣委巡察組進駐黃塘鎮虎窟村開展機動巡察,針對項目征遷中村干部不擔當、慢作為問題,開展廉政談話7人次,壓實主體責任。經過巡察監督推動,截至目前,46戶搶栽苗木群眾已全部順利完成苗木遷移。
“紅色代表嚴重滯后或未有實際進展,黃色代表未完成一季度攻堅目標……項目進度一目了然,方便我們實時監督。”不久前,惠安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依據“紅黃綠”監督評價機制開展重點項目監督。
為實現監督成果實效化、成效最大化,該縣紀委監委探索對項目落實情況和監督成效運用“紅黃綠”季度三色評價和“好中差”年終綜合定檔評價,并將基層政治監督成果作為政治生態分析的重要依據,納入主體責任檢查、年度績效考評和干部考核評價,強化監督成果運用,防止一督了之。
如被標上“紅色”的中總商住區改造項目,征遷工作自2006年啟動,至今遲遲未完成。經過納入專項監督,督促細化征遷攻堅責任,每周監督進展,對存在慢作為、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即由掛鉤委領導對其進行約談,最終促成涉遷戶順利簽訂協議,目前已全面完成征遷戶安置選房和商住區危舊房拆除,歷經十幾年的項目征遷遺留老大難問題得以解決。
惠安縣東嶺鎮許山頭村自建小區項目、城市防洪排澇和生態環境建設項目……許多關系民生幸福的、群眾關切的“老大難”項目,在流程化、規范化的閉環監督下,一項項落地落細落實。下一步,惠安縣紀委監委將堅持用好系統性思維,精準把握政治監督職能定位,不斷創新思路、健全機制、壓實責任、強化措施,深化基層政治監督流程規范化在項目攻堅中的探索運用,全力打造項目監督“惠安樣板”。(惠安縣紀委監委 供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