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的污水也排到縣里統一安裝的污水管網里?”“是的,這樣房前屋后干凈很多,咱們惠安做這個工程對農村非常好!”……最近,在惠安縣螺陽鎮上坂村村民中時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他們口中的工程便是惠安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PPP項目,這個已開工兩年多的項目,頻獲村民點贊。
據介紹,該項目是惠安縣委縣政府踐行國家生態文明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服務城鄉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由央企聯合體中標,與政府出資人代表共同組建項目公司——中城鄉(泉州)水務投資有限公司,采用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PPP+TOT模式,實施惠安縣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及運營。
施工開工率95% 惠及12鎮122個村
“這個項目涵蓋了全縣12鎮122個行政村,新建污水收集管網1085千米,新建與改造污水處理設施及提升泵站120多座。”惠安縣城市管理局管網辦主任陳昆財介紹道,該項目于2020年3月開工建設。
據了解,施工方采用“先主后支”的思路,先進行污水主管網、一體化提升泵站的建設,主管網全部貫通后再開展接戶管施工,優先實施林輞溪、蔗潭溪、黃塘溪流域周邊及鄉村振興戰略所涵蓋村莊。目前,全縣12個鎮116個村已開工,開工率達95%;累計鋪設管網主管網320千米,完工比例87.8%;正在進行接戶施工60個村,累計完成接戶管264千米,完工比例36.6%;累計完成一體化提升泵站70座,完工比例51%。
在螺陽鎮后田村一條田邊小路的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人三人一組,一人用電鎬破除路面混凝土,兩人輪流用鋤頭挖泥土,用于埋放排污管道。
“村路較為狹窄,我們多采用人工對路面進行開挖,盡量不影響村民出行。”施工方負責人周曜宇告訴記者,大家同心共建暖心工程,得到村民支持,工程進展較為順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惠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通過引入行業領先的央企公司主導建設運營,既有利于提高市政服務能力,助力當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模式,也有利于促進央地企業合作,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改善鄉村生態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
“接上排污水管后,我們村環境變好了不少。”螺陽鎮后田村樟坑自然村村民蘇清珠告訴記者,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她家不遠的小溪清澈不少,而以前污水排到小溪里,一到夏天總是惡臭難聞。
走在樟坑村里,不僅村主干道更干凈整潔,村內的小路也整潔不少。以往,村民洗菜、洗衣服的水都是直接排放到屋外土路上,因此即便在大晴天里村路也呈泥濘狀。如今接上排污管后,村民晴天走土路,腳底再也不會帶著泥土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村民將來建房需要,細心的施工方還在地底預留了排污管,方便后面建房的村民使用,防止污水隨意排放,影響環境。
據介紹,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不僅需要“大智慧”,更需要“繡花功夫”,整體統籌考慮,根據每個村莊的地理條件和經濟特點、村鎮居民的生活習慣,落實到每戶人家的排污管道上。如,已建設的污水設施的日常維護,是否引領帶動村鎮居民的污水排放聯動……多方合力、持續保障、細致耐心,方能行穩致遠。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惠安縣城管局局長童金坤表示,接下去將加大施工力量的投入,全面打開施工面,加快施工進度,力爭年底完成主管網與一體化提升泵站的建設,50%村鎮完成接戶工作。預計明年6月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設,率先完成福建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動計劃,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通訊員 施遠圻 許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