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惠安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制定出臺《惠安縣教育事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和十條措施等一攬子惠民政策,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為群眾提供更值得期待的教育服務。
三年來,在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一幅幅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卷不斷鋪展:教學成績更好、教育設施更完善、師資力量配備更強、教師隊伍形象更優、教育公益氛圍更濃。一組組數據映照惠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事實:2021—2023年財政投入教育56.82億元;籌集10億元教育慈善基金,營造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教育的嶄新局面;教育發展考核指標位居全市前三、公辦義務教育學位保障指標位居全市第一,惠安教育在發展超越中更加出彩。
教育項目建設高歌猛進
八月高溫如火。在惠安縣八二三實驗小學科技綜合樓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克服高溫“烤驗”,在各作業面上爭分奪秒、忙碌奮戰。目前,該項目整體已進入尾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改善區域辦學條件,促進城鄉教育優質發展。
據了解,2023年秋季開學前,惠安縣將新增建成投用第八實驗幼兒園等7所幼兒園項目,新增公辦幼兒學位2430個;新增建成投用八二三實小擴建、第八實小一期等6所中小學項目,新增義務教育學位6510個,全力滿足開學需求,回應群眾關切。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近年來,惠安高度重視教育項目建設,優化學校布局,新增827畝地用于教育建設項目,統籌35億元有序推進65個教育項目建設,為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加碼”。
惠安縣第四實驗幼兒園建成投用(惠安縣教育局供圖)
建成投用一批教育項目。惠安第四、第五、第七實驗幼兒園相繼建成投用,惠安第四實驗小學、城南實驗小學(霞光校區)擴建項目竣工招生等。三年來,惠安建成投用中小學項目14個、公辦園12所,新增18330個基礎教育學位,公辦義務教育學位保障居全市第一,學前教育公辦率從38.37%提升至57.84%,居全市前列,教育資源持續優化、拓展。
在建教育項目如火如荼。惠安縣第六實驗幼兒園項目位于惠泉片區,計劃總投資約7035萬元,建成后可提供540個學位;惠安一中體育館項目總投資近5000萬元,建成后將成為籃球、乒乓球等多種功能活動場所;惠安嘉惠中學綜合樓項目總投資3100多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標準教室、多功能實驗室及相關配套設施等。2023年度,惠安在建教育建設項目有29個,總投資達13.58億元,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更足。
預備教育項目令人期待。惠安計劃在城南新區投入約10億元、規劃108個班、占地282畝建設惠安一中分校區;在中心片區擴充63畝教育用地用于惠安三中提質擴容,以省級達標標準建設第六實驗小學、第六實驗幼兒園;在城西片區預留88畝地用于引進泉州師范學院附小、附幼聯合辦學等。
投入加力,辦學條件愈加優越;擴容增量,做優做大學位供給……一所所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學校相繼建成投入使用,讓群眾有了更高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教育慈善捐贈蔚然成風
慈行善舉,“惠”聚大愛。在今年的教育大會上,惠安又添6400萬元認捐。其中,亮亮教育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泉州廣海集團有限公司2200萬元,盧建奎1000萬元,王水九慈善基金700萬元,嘉利通(福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500萬元,廈門厚客投資合伙企業500萬元,曾紀華獎學金委員會200萬元,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100萬元,漢恒房地產有限公司100萬元,陽盛房地產有限公司100萬元。
亮亮教育基金獎教獎學金頒獎儀式現場(鄧文祥 攝)
這是惠安愛心企業、鄉賢參與支持教育事業的又一個生動瞬間。為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高效發展,2021年惠安創新設立教育發展促進會,提出全力打造“發動面最廣、捐贈方式最活、捐贈數額最大、管理服務最好”縣級教育基金。2022年以來多層面、多渠道、多形式籌集教育慈善基金,認捐總數超10億元,137個單位和個人捐贈數額超過100萬元,營造了前所未有的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教育的嶄新局面。
“亮亮教育基金多年來一直堅持大資金投入教育,對師生來說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勵。”今年該基金園丁獎獲得者蘇奕虹表示。
據了解,目前惠安縣獎學獎教基金達260多個,惠澤學子4.5萬余人,助推全縣辦學條件改善、獎教獎學、助教助學等。
社會捐贈項目之一惠安縣輞川中心小學博學樓擴建效果圖(惠安縣教育局供圖)
特別是在辦學條件方面,惠安亮亮中學的建成投用堪稱惠安教育慈善辦學的一個標桿。該校由達利集團董事長許世輝先生捐資10億元設立亮亮教育基金會興建,采取“慈善辦學+名校管理+專家治校”合作模式,組建起點高、素養優、專業強的師資力量,積極回應群眾“有學上、上好學”的民生期待。
教育教學質量邁上新階
片段教學環節,各科參賽選手以飽滿的精神面貌、親切的教態、科學的教學設計展現魅力;觀評課現場,參賽教師及時記錄感受與心得,鍛煉和展示良好的專業素養……這是2023年惠安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活動場景之一。“此次大賽,全縣全學段、全學科5612名教師參賽,經過縣校級逐層選拔,10名教師榮獲大賽特等獎。”惠安縣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教師隊伍建設。三年來,惠安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才強教”戰略支持惠安教育創新突破。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2021—2023年累計投入12億元,用于發放教師綜合獎、績效增量等獎金;投入2億元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鄉鎮工作補貼、班主任津貼。推動“名校帶新校、強校扶弱校”,選派10名完中校、縣城學校優秀干部到農村校擔任校(園)長。創新舉辦5期校長“匠心”講堂活動,提升校長管理能力。
同時,持續選樹典型、表彰先進。其中,該縣今年對3所教育教學工作成效特別突出學校、6個學校管理成效突出校(園)長團隊、60名教育教學工作者進行嘉獎和通報表揚,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教學質量方面,聚焦基礎教育質量提升,開展全縣新課標知識競賽,7項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獲得市級獎勵。實施人才拔尖培優計劃,三年來為985、211高校輸送近700名優秀學子,惠安學子在國家、省、市競賽中獲獎283人次。
此外,落實“雙減”政策,建設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16個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基地校、開設80多個課程,全縣12個鄉鎮162所學校全面推行“2+N”課后服務,城區提供“2+3”服務的學校超80%,助力家長破解“四點半”難題;創辦“陽光學園”,建立“向陽花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長效幫扶機制,落實144名兒童幫扶,實現教育溫馨服務等。
引導青少年樹立科技創新意識(惠安縣科協供圖)
逐夢新時代,聚力譜新篇。下階段,惠安將蓄勢奮進,以更創新的思路、更有力的舉措擘畫惠安教育新藍圖,實施“強校達標”“強基筑夢”“強師賦能”專項行動,致力提高教學質量,著力打造教育品牌,切實讓教育更加體現公平、更加惠及民生,努力提供更值得期待的教育服務。(陳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