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惠安縣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yōu)良傳統(tǒng),建好用活“黨建+”鄰里中心,通過理論宣講進鄰里、調查研究進鄰里、信訪接待進鄰里、現場辦公進鄰里等方式,找準服務群眾的關鍵點,扎實推進為民辦實事項目,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理論宣講進鄰里 “聲”入群眾潤民心
“‘惠女精神’永遠的傳承……”近日,“深學新思想,福影建新功”福建省電影“百學千映”計劃(惠安專場)暨主題教育宣講活動在螺陽鎮(zhèn)霞光村“黨建+”鄰里中心舉行,由“福小宣”宣講員、惠安縣鄉(xiāng)村講師團巾幗宣講員蔣越冬作主題宣講,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吸引了百余名黨員群眾參加。
理論宣講進鄰里
據悉,為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惠安縣深化運用“黨員活動周”、黨員“入黨月”培訓、共享黨日、“云課堂”等載體,指導全縣各級黨組織依托“黨建+”鄰里中心等特色平臺,開展基層黨員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培訓輪訓80多場次,開展政策、法律宣講以及科技、文化、體育等服務活動130多場次。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縣的‘黨建+’鄰里中心經常能看到我們專題講師團、宣講志愿隊活躍的身影。”惠安縣委主題教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來自惠女、惠農等專題講師團以及“草根”宣講志愿隊的成員們,采取本地童謠、閩南四句、快板、木偶劇等基層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踐行密切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更加入腦入心、在基層落地生根。
調查研究進鄰里 “沉”入群眾謀實策
黨員干部沉下去,對策辦法提上來。
為推動“黨建+”鄰里中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運營,惠安縣堅持調查研究進鄰里,結合鄰里中心“每周一看”,由惠安縣委組織部聯(lián)合民政、教育、衛(wèi)健等部門,定期開展走訪調研,通過察民情、訪民意,把問題了解在一線、解決在一線。
老有所養(yǎng)更暖心
“我們在座談中了解到,有的村敬老院設施老舊,環(huán)境一般,為此我們結合‘黨建+’鄰里中心建設,指導改造養(yǎng)老場所,并協(xié)助引進第三方機構,改變了以往敬老院環(huán)境破舊、空間狹小、無人管理的窘境。比如,輞川鎮(zhèn)輞川村‘黨建+’鄰里中心的養(yǎng)老場所經過改造,大大提升了老人居住的舒適性和便利性,目前共有12名老人入住。”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自9月份以來,不少鄰里中心已陸續(xù)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為此,惠安縣積極組織鎮(zhèn)村干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了解群眾需求,開設一批籃球、舞蹈、書畫藝術等課程,讓鄰里中心的服務更加符合群眾的需求。比如,崇武鎮(zhèn)大岞村“黨建+”鄰里中心主動引進籃球培訓機構,打破之前村里的孩子只能到鎮(zhèn)區(qū)培訓的局面,讓他們在厝邊就能享受到服務,僅1個月就吸引120名青少年兒童報名參加籃球培訓班。
“接下來,我們還將指導各村、社區(qū)深挖本土資源,完善服務功能,滿足群眾需求。”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現場辦公進鄰里 “身”入群眾促發(fā)展
現場辦公進鄰里,抓指導幫扶、多部門聯(lián)動,聚焦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現場辦公進鄰里
日前,惠安縣“黨建+”鄰里中心工作現場會召開,縣委主要領導到螺城鎮(zhèn)東關社區(qū)和東風村現場辦公,針對運營管理、場所提升、市場化運營等方面,現場提出解決思路。比如,針對東關社區(qū)現有服務場所無法滿足群眾需要的問題,現場研究可行性方案,通過拆除廢棄的垃圾中轉站、公共廁所、破舊房屋,新建占地400平方米的大樓,與老年活動中心相結合,共同作為東關社區(qū)“黨建+”鄰里中心主體建筑。
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落實現場辦公解民憂,惠安縣嚴格落實“周走訪、月調度、季盤點”制度,縣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深入現場一線,指導各村(社區(qū))“黨建+”鄰里中心建立群眾需求、部門資源、共建服務“三張清單”,統(tǒng)籌88項部門項目、51項“為民辦實事”服務下沉村(社區(qū)),推動鄰里中心建設破難點、通堵點,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信訪接待進鄰里 “心”入群眾解民憂
信訪接待進鄰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斟上一杯熱茶、送上一句安慰話……平日里,來自螺陽鎮(zhèn)尾透村“黨建+”鄰里中心“惠女調解室”的6名惠女調解員,一直秉承“熱心+細心+耐心+公心”四心服務理念,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多種手段、協(xié)同作戰(zhàn)”多管齊下,以“情”打開心結,以“理”說通群眾,以“法”化解矛盾,積極探索出一條化解矛盾糾紛的“新路子”。
此舉,便是惠安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依托全縣“黨建+”鄰里中心,建設“綜治+”治理中心,按照“1+6+X”服務和治理要求,整合增配矛盾糾紛調解室、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等功能室,構建集約化解決治理需要、便利化滿足群眾需求的服務陣地,實現陣地落在“家門口”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全縣依托“黨建+”鄰里中心組建“惠女調解室”23個,現有惠女法官、干部、黨員等專兼職調解員100多名。同時,還建立健全“惠女調解+”工作機制,有效發(fā)揮源于群眾、熟悉風土人情、耐心細心柔性的惠女優(yōu)勢,積極推進鄰里土地糾紛、家庭婚姻糾紛等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累計成功化解各類糾紛100多件。
惠女調解室
黨建有溫度,鄰里更和諧。下一步,惠安縣將繼續(xù)把“四下基層”作為主題教育的實踐載體和推動“黨建+”鄰里中心建設運營的重要舉措,摸實情、集民智、理思路、出良策,以民生溫度檢驗主題教育深度,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惠安縣委組織部、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