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張麗蓉,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惠安縣崇武鎮大岞村黨委委員,大岞海防民兵哨所原哨長。三十年的民兵生涯,讓張麗蓉從一個新兵成長為哨所的“大家長”,在她的帶領下,大岞海防民兵哨所先后獲得“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海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張麗蓉先后獲評“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個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民兵哨長”等稱號。
在惠安縣崇武鎮大岞村,有一位堅守海防長達30余載的女民兵,在她的帶領下,哨所先后獲評“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海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諸多榮譽,其本人也榮獲“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她就是大家眼中“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大岞海防民兵哨所原哨長——張麗蓉。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原哨長張麗蓉。東南網記者 黃雨昕 攝
堅守海疆,巾幗擔當展風采
張麗蓉的成長深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她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曾經的老民兵,父親更是擔任過老民兵營長和哨長。在她的童年記憶里,父親總是忙碌于哨所工作,只有在回家吃飯時才能匆匆見上一面。年幼的她對父親這份神秘的工作充滿了好奇,總是纏著父親追問:“你們民兵到底是干什么的?都做什么工作?有沒有槍拿?”起初,父親只是簡單地回答說民兵的工作是站崗放哨,再追問時,父親便會以工作需要保密為由,讓她不要再問。兒時的這些對話,在張麗蓉的心中種下了對民兵工作向往的種子。
1989年初中畢業后,張麗蓉向父親表達了自己想要加入哨所成為一名民兵的想法。父親嚴肅地詢問她是否確定,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父親同意了她的請求。就這樣,張麗蓉懷揣著憧憬走進了大岞海防民兵哨所。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獲“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受訪者 供圖
然而,初到哨所的張麗蓉很快發現,現實與自己想象中的差距巨大。哨所的工作并非如她想象中那般神秘而有趣,更多的是日復一日地枯燥訓練和難以言說的孤獨,但她并沒有因此退縮,憑借著內心深處那股不服輸的勁堅持了下來。
在哨所工作的30多年里,張麗蓉和戰友們承擔著繁多且重要的任務。每天,她們都要密切關注當地海空情況,詳細記錄并綜合上報,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都不能放過,因為這關系著海疆的安全。除了日常的海空監測,應急疏通也是她們工作的重要內容。1999年,為解決周邊地區火災救援遠水救不了近火的難題,哨所組建了臨時義務消防隊,此后,無論是面對熊熊烈火還是洶涌的臺風災害,張麗蓉和她的戰友們總是沖鋒在前。在火災撲救現場,她們不顧個人安危,與大火展開搏斗,救助群眾;在臺風來襲時,她們毫不猶豫地扛起沙袋,去堵住被風浪沖垮的海堤,保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海邊巡邏。受訪者 供圖
在訓練場上,張麗蓉和哨所的女民兵們更是展現出了令人欽佩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戰術基礎訓練對于任何人來說都充滿挑戰,但是在訓練場上,哨所的女民兵們卻展現出了頑強的一面,即便受傷流血,也只是默默擦掉眼淚,咬著牙繼續投入訓練。1990年,哨所的女民兵們代表泉州軍分區參加全省軍事對抗賽。比賽中,她們身著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惠女服飾,在射擊項目中脫穎而出,勇奪第一名。這一成績不僅為哨所贏得了榮譽,更用實力打破了人們對女性民兵的偏見,讓大家看到了惠安女民兵的颯爽英姿和強大力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哨所先后獲評“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海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諸多榮譽。張麗蓉也于2011年榮獲“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張麗蓉榮獲“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受訪者 供圖
永不服輸,“惠女精神”永閃耀
在張麗蓉心中,“惠女精神”是一種永不磨滅的信念,是不服輸、永爭第一、坦然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象征。這種精神如同一條無形的線,貫穿了她的生活和工作,成為她前進的動力源泉。
“別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而且我要做到最好。”這是張麗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也成為她心目中“惠女精神”的生動詮釋。
在哨所工作期間,張麗蓉始終將“惠女精神”傳遞給一代又一代的新民兵。每當有新民兵因為哨所艱苦的生活條件和繁重的工作任務而產生退縮念頭時,她都會耐心地用自己的經歷和“惠女精神”的內涵去鼓勵她們。她告訴新民兵們,“別人能做的,我們也一定能做好”這句話一直激勵著她,也希望能將這句話的精神力量傳遞給大家,成為新民兵們堅持下去的動力。在她的鼓勵下,新民兵們逐漸克服了困難,鍛煉出了堅韌不拔的品質,很多人成長為優秀的民兵戰士。
張麗蓉向小小惠安女傳遞“惠女精神”旗幟。受訪者 供圖
談及家鄉,張麗蓉的眼中滿是自豪。她最愿意向外界推薦的就是“惠女精神”和惠女服飾。惠女服飾不僅僅是一種傳統服飾,它與“惠女精神”緊密相連,其每一部分的設計都與當地人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是“惠女精神”的外在體現。此外,她還熱衷于向游客展示家鄉的自然景觀,在平時的休息日,她喜歡上山下海,用手機記錄下大岞村美麗的濱海風光,并通過新媒體平臺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惠安的魅力。
張麗蓉向鄉親們作中國婦女十三大精神主題宣講。受訪者 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張麗蓉近年來加入“惠女宣講小分隊”“惠女巾幗大宣講”,活躍于“惠女講堂”,深入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參加“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婦女十三大精神”等各類宣講活動,融合“惠女精神”內涵,向鄉親們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如今,歲月的痕跡悄然爬上了張麗蓉的臉龐,今年1月份,她也迎來了光榮退休的日子,但她與哨所的緣分并不會因此終結。退休后,她依然會在村委會擔任民兵營長,繼續為國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歲月刻在臉上,但哨所刻在心里。退休只是換了崗位,幾十年哨所生涯的點點滴滴已融入血脈,我還會繼續堅守在民兵營這個大家庭。”張麗蓉說道。
記者手記
到惠安縣崇武鎮大岞村海防民兵哨所采訪時,我結識了令人敬仰的張麗蓉。她受家庭熏陶,加入海防民兵哨所,一守就是30多年 。張麗蓉對“惠女精神”的傳承矢志不渝,如今雖已退休,仍繼續傳播“惠女精神”與哨所文化。張麗蓉用堅守詮釋了責任擔當,彰顯家國情懷,她雖是平凡人,卻在崗位上創造出不凡業績,讓我們看到無數默默奉獻者匯聚起的強大力量。
我心目中的“惠女精神”
別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而且我要做到最好。永不服輸是我們惠安女的精神,始終相信女子民兵哨所能夠在守護海疆的征程中筑牢堅不可摧的防線,不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
——崇武大岞海防民兵哨所原哨長
張麗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