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惠安縣水利部門獲悉,惠安縣委、縣政府歷來重視溪流整治工作,分期分段高標準實施黃塘溪、林輞溪、蔗潭溪三大溪流綜合整治。截至目前,惠安縣三大溪流共完成河道整治50多公里,投資將達3.178億元,為當地群眾營造良好水利生態環境。
據悉,惠安是個水資源貧乏的沿海縣,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有黃塘溪、林輞溪、蔗潭溪等,惠安縣分期分段高標準實施三大溪流綜合整治,有效提高溪流的防洪能力和水資源利用率。
其中,整治后的黃塘溪面貌煥然一新,“如今的黃塘溪,呈現了一片青山綠水的新景象。”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黃塘溪整治后的作用一是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率,建設攔水壩增加調蓄庫容150多萬方,保障兩岸農田灌溉和供水安全;二是防洪排澇標準大幅度提高;三是生態效益顯著,做好兩岸植被綠化,河道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治理。
林輞溪綜合整治方面,整治工程借鑒黃塘溪整治經驗,以保持溪流原有生態風貌,滿足河道防洪要求為原則,主要實施河道清淤、堤岸整修加固及植草綠化、攔水壩建設、涵閘壩整修、堤頂路建設等項目。
其防洪標準由原來的3至5年一遇提高到10至20年一遇,流域的環境面貌也發生很大變化,“不時有成群的白鷺駐足,為當地群眾提供良好的休閑游憩場所。”
此外,蔗潭溪河道整治已完成一、二期工程。通過不斷的整治,蔗潭溪的防洪標準也已提高至10至20年一遇,將保障惠東工業區及涂寨、東嶺、山霞等鎮沿岸農田村莊的防洪安全和灌溉需要,并對區域生態景觀及品位的提升發揮重要作用。(記者 張文璟 通訊員 邱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