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2日訊 昨天上午,在惠安縣某寺廟,海都記者第二次造訪,終于見到了住持阿姑。
“留不住她的心,留住一副人身,有什么用呢?”說起阿羚(化名),阿姑只剩嘆息。當年收留阿羚的時候,阿姑沒想著讓她出家,“她要是能上學,正常結婚生孩子,我也會支持。”只是,孩子的成長,卻逐漸偏離軌道。
阿姑收養(yǎng)阿羚時,她已被養(yǎng)父母養(yǎng)到了11個月大。當時,一位師傅曾說,“這孩子的將來,只會是兩個極端,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20年過去了,竟是一語成讖。
會面結束時,管教人員讓阿羚(左二)跟父親(右一)說再見,她低著頭一語不發(fā)
吸毒的孕婦
不滿21歲,3次吸毒被抓,懷孕7個月打掉孩子,她說“所有人都拋棄了我”
今年3月28日中午,接群眾舉報,輞川邊防派出所民警在惠安螺城鎮(zhèn)一民宅,發(fā)現一名染著黃紫色頭發(fā)、滿臉憔悴的女子,尿檢呈陽性。
這名女子,正是阿羚。3月24日晚,她在惠安縣城某酒店,與一名許姓中年男子開房吸毒。
按阿羚提供的身份信息,民警發(fā)現,這名尚不滿21周歲的女子,已經有了3次因吸毒被抓的經歷。
第一次,是在2011年2月,因未成年被處行政拘留不執(zhí)行;第二次是去年8月,因剛懷孕1個月,警方亦沒有執(zhí)行行政拘留,但進行了警告,她也承諾不再吸毒。不料,僅兩個月后,她第3次被抓。
“孩子呢?”辦案民警推算,現在是懷孕9個月,同樣不能執(zhí)行行政拘留,可看上去阿羚身材消瘦,并沒有懷孕的跡象。
“打掉了。”阿羚面無表情。
“什么時候打掉的?”
“今年2月。”
“已經懷孕7個月了還打掉?”
“孩子的父親要在里面關10多年,不打掉,難道生下來?”原來,因為販毒,阿羚的男友已被警方抓獲,判處有期徒刑12年。
相比案情,阿羚的身世更讓民警感到疑惑。她不僅不提供家屬的聯(lián)系方式,還企圖吞下一次性塑料湯匙自殘。對此,阿羚的解釋是,所有人都拋棄了她。
民警進一步調查才發(fā)現,阿羚的“母親”,是惠安縣某寺廟的主持“阿姑”,而阿羚,曾經被收養(yǎng)了兩次。
籠中的鳥兒
不到一歲被送養(yǎng)兩次,在寺廟的生活處處受管制,10歲的她寫下“哪里才有我的自由”
阿羚與阿姑結緣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21年前,因廈門的生父母想再要一個男孩,出生才3天的阿羚被抱到惠安縣的盧姓人家。盧家生有兩男一女,女兒天生殘疾。盧先生說,把阿羚養(yǎng)到了11個月大,卻因計生問題面臨巨額罰款,他們只好將阿羚送到寺廟,讓師傅幫忙收養(yǎng)。這位師傅,就是阿姑。
當時正值寺廟修繕,廟里還有7個小孩要照顧,阿姑便將阿羚,送到俗家父母家,讓他們代為養(yǎng)育。
阿羚把阿姑的父母叫作阿公、阿嬤。阿羚說,在阿公阿嬤家的7年,幾乎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因為要上學了,阿姑決定將阿羚帶回寺廟,和幾個姐姐一起學習。離開阿嬤家的路上,阿羚哭鬧不停。
最初的2年,阿羚的表現讓阿姑很滿意:聰明伶俐,不怕生,學東西的速度,也比一般孩子快。不僅是阿姑,連前來上香的居士都很喜歡她。二姐(寺里收養(yǎng)的第二個孩子)跟她最好,每次回俗家父母家,都會帶上她。
到了三年級,阿羚逐漸表現出反常。阿姑對孩子的管教比較嚴格,除了必要開銷,很少有零花錢,每天下午要在6點前回到寺廟。這一切,與在阿公阿嬤家的予取予求的生活迥異。
有一天,阿姑在房間無意間看到阿羚的日記,里面有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我就像一只籠中的鳥,哪里才有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