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舍介紹
泉州灣古船陳列館
位于開元寺內,主要陳列1974年從泉州灣后渚港發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隨出土物。該沉船殘長24.20米、殘寬9.15米。游客在一樓可以從不同角度觀看和了解中國古代尖底海船的典型特點:兩頭高翹,底部削尖,龍骨粗大,船體扁闊,線型十分流暢;從二樓憑欄俯視,則可見多層船殼板、13個水密隔艙等奇妙的船舶結構。
二樓海船出土物陳列廳里陳列了香料藥物、木貨牌簽、銅鐵錢、陶瓷器、銅鐵器、竹葉麻編織物、文化用品、裝飾品、皮革制品、果核(殼)、貝殼、動物骨骼等。上下廊道旁還陳列著在泉州水域發現的宋元以來的船屬用具:石碇、木碇、鐵錨等實物。
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
講述的便是這段悠久輝煌的航海交通史。它以眾多與海外交通歷史有關的珍貴文物資料,來展示泉州的發展歷程,并以此為窗口,折射出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海洋文化,以及對人類海洋文明的重要貢獻。
中國舟船世界
它設于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二樓東西兩個展廳,內容包括從人類的舟船起源開始,到中國歷代各水域的著名舟船模型,以及古代造船航海技術的重大發明等。展出的140多種船模,有各種長江船、黃河船、歷代戰船、古代使節的出國使船、華麗游船;有舉世聞名的鄭和下西洋龐大船隊和鄭成功與殖民者海軍作戰的艦隊;還有從全國各地征集來的獨具特色的各種實船,如臺灣雅美船、西藏牛皮船、黃河羊皮筏、摩梭人獨木舟、紹興烏蓬船等。展廳內各種形象有趣、繪聲繪色的場景和電視畫面,讓觀眾了解海船制造過程、古時海戰情景以及一些海上作業的民俗風情。
泉州伊斯蘭文化陳列館
2003年落成的這個陳列館位于主體樓東側,面朝西,以阿拉伯建筑形式為基調,突出伊斯蘭建筑風格,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四層,外加邦克樓。它將主要展示“海上絲綢之路”時代泉州與阿拉伯地區,以及東南亞、中南半島等伊斯蘭國家的友好交往史,展示館藏的伊斯蘭珍貴石刻文物和伊斯蘭國家所捐贈的相關展品,以及在泉州的阿拉伯后裔家族的歷史與文化。目前,它的各項陳列設計正在籌劃之中。
泉州宗教石刻館
設于新館一樓東展廳的宗教石刻館,陳列著宋元時期外國僑民在泉州經商、傳教者及其后代遺留下來的數百方石刻,內容有墓碑、墓蓋石、石雕像和各種教寺建筑構件等,屬于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幾大宗教的遺物。其數量之多、種類之繁、價值之高,在國內堪稱一絕,多數被定為國家一級藏品。
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
這些伴隨泉州人走過千年歷史的民俗文化和民俗器物,大部分已經消失在當代人的視野中。在陳列館里,有泉州本地民間的各種民俗器具,既有形態各異的傳統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也有名堂繁多的節日喜慶、婚喪禮儀、宗教信仰等專用的器物,豐富多彩,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