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豐海路臨時魚市占道經營多年的問題,投入經費800多萬元推進創衛工作,19小時巡查制度提升市容環境……全區創衛工作動員部署會后,東海街道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對照標準和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強化網格,狠抓落實,全力打造清新街區環境。
政策標準求“透”
東海街道兩次召開街道全體干部職工、社區“兩委”參加的創衛工作動員推進會,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要負責人作部署動員。與會人員人手一冊,認真學習《國家衛生城市評審與管理辦法》和市、區《2017年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方案》、《2017年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任務分解表》,確保街道上下每位干部職工吃透標準、方案。街道創衛辦每周五定期召開創衛工作推進會,由分管領導對各社區一周內的創衛整改工作進行講評和部署,確保創衛工作高效推進。
資金投入求“足”
創衛迎復檢工作啟動伊始,街道立即下撥給每個社區5萬元啟動資金,共計65萬元,確保各社區創衛資金投入有保障。采購50噸瀝青石子分發給13個社區對背街小巷、社區主次干道進行路面修補。對轄區附中路、成洲路、津淮街等次干道破損水泥路段進行翻修、硬化,澆筑水泥路面10000㎡。統一更換符合創衛標準果皮箱900余個,封閉不規范垃圾屋59座,停運不符合標準垃圾轉運車30余輛。及時排查清理東濱路、津淮街、項目拆遷地塊衛生死角150處,清運生活和建筑垃圾1000多車次。對拆遷工地和未開工建設用地砌筑磚圍墻或鐵皮圍擋長650米、面積1100㎡。目前,街道、社區已累計投入創衛經費800多萬元 。
問題整改求“細”
創衛整改敢碰硬。取締后渚大橋下2處洗沙場,下大力氣整治豐海路魚市魚攤、格聯通街兩個多年未解決的占道經營問題。在蟳埔新建東海臨時魚市,引導110戶漁民入市經營,規范管理。加強冠亞城市花園路段占道經營整治力度,街道和云谷社區每天派人勸導整治。在森林公園、永輝超市等7個占道經營較嚴重或敏感地段設立城管驛站,指派專人值守,加大整治力度。
市場整改現新貌。重點加強法石、后埔和濱城3個農貿市場的整改力度,通過翻修、粉刷、清洗、更換設施,增配保潔人員、蹲點勸導商戶、完善農貿市場經營制度、規范停車秩序等一系列措施,加大農貿市場的整改力度。目前,三個市場面貌煥然一新。
市容整治常態化。堅持每周一清潔家園行動,本著“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的原則,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治理。重點加強對背街小巷、東干渠、水溝、空曠地等區域的綜合整治,全面、徹底清理各類暴露垃圾,嚴格落實19小時工作制度,每日對轄區各主干道保潔公司和保潔員進行督查,巡查主干道衛生死角、設施缺失等情況。加強轄區內畜禽養殖的日常巡查監管,嚴格落實禁養措施,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嚴防養殖出現“回潮”現象。
切實做好除“四害”。補充安裝滅鼠桶2500個,投放滅鼠藥,集中布置蟑螂、蚊蠅消殺工作。共組織開展7次消殺活動,出動4000余人次,有效控制病媒的生長繁殖,降低生存密度及其傳播疾病的概率,為居民營造健康生活環境,提高環境衛生質量。配合上級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日常消殺監控。期間發現3次疫情,及時通知休市并監控到位。
創衛氛圍求“濃”
加強健康教育宣傳氛圍。在轄區內各處人員密集區,設立或修建醒目的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季度更新一次健康教育宣傳內容,向廣大市民廣泛普及生活竅門、疾病預防、合理膳食等方面的健康知識,廣泛地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有力地推動轄區內創衛工作的開展。截至目前,已新增35個健康教育宣傳欄,整改20個健康教育宣傳欄,發布4期宣傳板報,舉辦28場次健康教育宣傳講座,張貼和更換禁煙標識牌1000個。
加大創衛工作宣傳力度。自迎復審工作啟動以來,街道創新工作方式,加大創衛宣傳力度,激發全民創衛熱情,營造出全民參與、共同創衛的良好氛圍。在通港西街黎明大學圍墻外設置了一幅創衛迎復審戶外大型宣傳畫,在坪山路、格聯通街設置25幅宣傳畫。各社區共設置宣傳版面17幅、標語橫幅30條、宣傳欄23處,深入師院、黎大等學校和居民區發放創衛倡議書6293份,發動東海大街、通港西街、坪山路沿街80多家商家通過電子屏幕播出宣傳標語117條,通過“魅力東海”微信公眾平臺及社區微信群向居民推送致居民的一封信,提高創衛工作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組織轄區居民參與創衛。組織泉州師范學院、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高校學生志愿者500多人到社區參與創衛工作,動員轄區企業、商家配合做好“門前三包”工作,簽訂4300份“門前三包”責任書和禁止占道經營告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