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2018年,國務院首次常務會議的首個議題,就是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會議提出,改革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
過去一年,鯉城區主動落實企業減負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下階段,鯉城將繼續出臺政策措施,聚焦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民間投資快速增長。
強化政策帶動,深化項目對接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2017年,鯉城區相繼出臺《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政府關于貫徹進一步促進工業穩定增長措施的通知》《鯉城區貫徹進一步促進工業穩定增長措施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組織匯編《省市區惠企政策》,實施工業增產增效、正向激勵等措施,促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全年累計幫扶企業爭取省、市、區級政策資金補助2412萬元。
此外,2017年鯉城區實現民企在庫項目累計到資61.04億元,到資完成率82.73%,位列全市第二;在“618”上海民企招商會上,完成招商(簽約)項目2個,計劃投資4.75億元;1至11月利用閑置樓宇廠房新引辦企業1777家,投資總額達30.92億元。多家大型企業相繼入駐,進一步優化了鯉城營商環境,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保障資金需求,落實降本減負
解決企業發展“錢袋子”問題,“開源節流”是關鍵。2017年,鯉城為7家企業辦理18筆企業應急保障周轉金申請,共計1.03億元;引導產融對接,先后推薦泉州市超額服裝織造等公司向建行泉州鯉城支行、華夏銀行泉州分行申請小微企業貸款,保障企業資金需求。
為了給企業“節流”,2017年,鯉城區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和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政策,下大力氣,在企業融資、用能、用人、稅負等多方面為企業降本減負,為40家企業申請省市級各項用電獎勵總計503.53萬元,累計減免稅收2270.2萬元。
著力騰籠換鳥,推動融合發展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過去一年,鯉城區著力做好傳統產業“挖潛拓荒”文章,扶持現有存量骨干企業,助推中小微企業發展,通過兩化融合助力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
梅洋塑膠“超薄注塑食品包裝容具智能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等10個項目被確定為2017年省級兩化融合重點項目;推薦梅洋塑膠、華碩實業、佰源機械為2017年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推薦鴻星爾克為2017年國家級兩化融合體系貫標示范企業。2017年以來,為佰源機械、漢威、梅洋等10家企業申請機械裝備產業和兩化融合專項資金425.3萬元。(記者 莊瑋瑜丨文 來源:區經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