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國之“基”,千千萬萬個家庭構成了“國家”,而優良家風則譜就國之“魂”。在海絲文化的浸潤下,歷經世代傳承,刺桐古城孕育了一批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家+文化”。鯉城微事重磅推出“家在鯉城”欄目,從家出發,講好 “身邊故事”,銘記優秀家訓,傳承良好家風。
如果您也有好家風好故事想要分享,可撥打電話0595-22355162與我們聯系。
【家在鯉城】第五十九期
“科技暖男”寫傳奇 “金牌教主”他最美
作為福建省2017年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泉州七中物理老師楊利是教育界的唯一獲評者。他既是同事朋友眼中的“科技暖男”,更是學生心目中的“金牌教主”“科技智多星”,屢次帶領學生在國內外科技賽事中摘金奪銀,成為福建科技教育界的驕傲,是泉州七中的“創新名片”。
披荊斬棘,一路上殊榮不斷
近日,記者來到泉州七中科技創新發展中心,會唱木偶戲的機器人、會給老人家洗頭發的機器人、會潛水的機器人……一項項出自楊利學生手中的科技發明、創新裝置,令人耳目一新。
楊利于2001年來到泉州七中擔任物理教師,次年就創辦了機器人工作室。目前,他身兼校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和校教研室副主任。多年來,他先后獲評福建省“新長征突擊手”、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貢獻獎優秀輔導員”、省科協特聘“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高級教練員”、泉州市“凱輝教科研先進工作者”、泉州市“青年五四獎章標兵”。
泉州七中校長陳龍斌告訴記者,在科技教育領域,楊利老師一直是位點贊率很高的傳奇人物。他指導學生一路過關斬將,五度受邀出國參賽,獲得兩項世界機器人奧賽金牌、一項銅牌,一項FRC國際專項獎;全國金牌17項,銀牌8項,銅牌7項;福建省金牌42項,銀牌40項;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大賽和機器人競賽累計獲得298個獎項。這些業績也撐起了泉州七中“全國科技教育創新十佳學校”及中學唯一的“創新之星”學校榮譽。
從2001年起負責學校科技創新領域以來,楊利就全身心投入,發誓干出名堂。同事們敬佩他,稱贊他勤于研究,勇于擔綱;妻子心疼他,說他是個“熱愛編程的書癡”,捧起專業的書一看就看到深夜;學生感激他,說老師一路陪他們摘金奪銀。“作為高中物理教師,他承擔著大量的教學工作。為了不辱使命,楊利投入了太多不為人知的心血。他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著學生們圍繞在身邊,研究新項目,探尋新領域。”陳龍斌這樣形容楊利。
成績背后,離不開卓絕的努力
用新方法和新理念,推動科技教育創新,是楊利執著的追求。為了讓學生將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動手實踐完美結合起來,他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四動”教學法指導學生科技創新與機器人社團活動,主編《機器人本體制作和編程實踐》和《機器人研究與實踐案例》兩套教材可以說達到了國內的先進水平。他主持的機器人教育課題研究獲得全國一等獎,除此之外,他還積極推出機器人技術成果與傳統應用工藝相結合的嘗試,與工藝美術廠合作制作閩南“傀儡頭”“布袋木偶”“提線偶”……
“每年,學生做的機器人都不一樣,有做飛行的,有做潛水的,有做自動聲控、自動手控的,領域不同,研究對象各異,雖然學習持續,但分支教育獨立,又跨界融合,既要求科技想象的腦洞大開,又必須有科研方向強、個性鮮明的學科特性,還需要科學規范,工程筆記、模塊設計、制作、試驗記錄、測評的完整度,過程中還要不斷修改、修正、提升……”楊利說。
面對挑戰,艱辛的心路歷程在所難免,但收獲也隨之而來。2015年,楊利指導陳思堯同學所研究的“人機互動木偶”,被譽為“把現代科技和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的典范”。但是,人工控制木偶的幾十條線的工作要讓機器人來完成,需要非常另類而且靈活的機器人肢體。他指導學生通過3D軟件仿真,進行無數次的修改和安裝,最終該項目取得了全國一等獎的佳績。在他的指導下,35位同學獲“福建省小科學家”榮譽稱號,學生研究項目獲國家專利授權50余項。
揮灑才華,“科技暖男”愛創造
在那些擠時間來推進工作進展的日日夜夜里,有困頓、也有驚喜,楊利老師努力營造催人奮進的學習環境,使得從這里走出去的一批批學生在大學及以后的工作崗位中有了人生的第一準備——愛拼敢贏的精神特質和睿智深遠的思維方式。
享受工作,擁抱生活。左手科技,右手人文。楊利是眾人眼中的“科技暖男”,有許多神奇的發明,被譽為“楊利智造”:在他家里和辦公室,有奇異的花坊、充滿幻境的海缸;為解決同事們掃描試卷的煩惱,他發明了“點卷神器”,引來一片驚艷和激賞;孩子受他的影響,成了科技創新賽事的佼佼者,小小年紀就為家人發明了“擦地板神器”;他讓老師和子女以團隊方式一起學習機器人制作技能,感受嚴謹的治學、飛躍的思想和家庭協作的快樂;他擔任鯉城實小科技副校長,經常走出去作講座,和孩子們互動;他常接待國內外的學生和來訪專家學者、教育訪問團,向他們介紹科技教育工作;他還是書法家協會的會員,百忙之中常為班級題寫勵志對聯......輝煌的成績,引來許多關注的目光。他熱愛基礎教育,立志扎根一線,為鯉城這個文化老區奉獻青春和才華。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為人師表,不僅專精教研,更在格物致知。在傳道授業解惑與慎思明辨篤行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熱愛生活,即善于思考,也勇于創新,為滿園桃李樹立了“知行合一”的典范。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這就是楊利老師——科技創新誰卓異?甘為人梯你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