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區物資公司、鯉城區電影公司、泉州市區對外貿易公司等3家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方案出爐,標志著鯉城區全面完成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工作。
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是事業單位改革中難度較大的一項重點工作,面對單位體量最大、分流安置人員最多等困難,鯉城制定《鯉城區直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實施方案》,對改革范圍、方法步驟、時間節點以及政策銜接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成立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專班,定期協商人員安置、經費保障及轉企改制資金安排等難點問題。
在人員安置和社會保障方面,鯉城優化改革流程和分流渠道,通過全程跟蹤指導、解聘并支付經濟補償金、提前離崗并繼續發放工資直至退休、劃轉至各國企集團繼續聘用統一管理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涉改人員的認同度,保障涉改人員權益。通過改革,鯉城原有的16個經營類事業單位,全部撤銷事業單位建制,實現轉企改制,收回事業編制149名,這些空余的事業單位編制,將合理分配到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助推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領域。
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關鍵在于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增強市場競爭力。鯉城著力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將涉改單位由“全民所有制”改制為“有限公司”,劃入相應的國有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實行國有企業集團公司管理下的企業運營,與原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現“政企分開”,依法行使企業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主權;建立自主靈活、適應市場競爭的經營管理機制,積極探索實踐國資監管差異化、科學化和市場化,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競爭要求的業績考核、薪酬管理和激勵約束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采取補充資本金、貼息獎補、運營補虧等方式,增加企業現金流,提升國有企業融資運作能力,推動企業立足主業,發揮優勢,參與市場競爭;加強國有資產、資源的統籌整合盤活,采取政府劃撥、出讓出售等方式將優質資產注入區屬國有企業,擴大國有企業資產規模,提高運營實力。
將“包袱”化為“臺階”,鯉城走出一條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新路,有效盤活國有資產,增強生機活力,賦予新職能,有效解決“政企不分、事企不分”和“有人沒事干、有事沒人干”等問題,使之能夠更好地服務于鯉城高質量發展。(李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