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鯉城區浮橋街道金浦社區吳氏一族內,世代流傳著這樣一則祖訓:本族吳姓與對江黃姓不得通婚。近年來,文明新風漸入人心,社區居民的觀念逐漸發生改變,破除禁婚舊制勢在必行。今年10月13日,浮橋街道金浦社區六柱祖祠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告祖儀式,正式破除了吳黃兩姓不通婚的陳規舊俗。
“金浦社區以前分大宅尾、下角、六柱、頂角四個角落,98%以上的居民都姓吳。”金浦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國情介紹,六柱一族傳至四柱,便開始不與黃姓通婚,至今已影響10代人。“若族中有和姓黃的對象談戀愛,家中長輩也會阻止,而托媒人介紹的時候,也是先排除姓黃的人家。”四柱后人感嘆,多年來,族中甚少與黃姓結親,就算不懼反對成婚了,也始終得不到家族長輩的祝福。
這一切都源于一則無從考究的祖訓。“從小就聽老一輩講述這一先祖遺訓,口耳相傳下,已歷經10代子孫上千人。”金浦社區居民吳桂生今年60歲,他告訴記者,相傳兩百多年前,四柱一青年娶黃龍江北的黃氏為妻,婚后不幸身亡,黃氏執意回娘家另擇良配,婆婆鄭氏卻希望她能留在吳家,養育幼子做節婦,并再三前往黃家懇求,屢屢被拒,鄭氏認為黃氏有違“三從四德”,故而發下重誓:凡吳氏子孫不得與對江黃姓結為姻親,如有違誓者,不得圓滿善終。
隨著口口相傳,這則祖訓早已成為族人心中的一根“刺”,橫亙在婚姻自由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移風易俗蔚然成風,社區居民的觀念也逐漸發生改變。為了破解陳規、造福子孫后代,今年1月起,在族人吳桂生、吳端明的牽頭下,族中各方代表齊聚一堂,成立金浦六柱應清公管委會,三次召開關于“破除婚禁,舉行公祭儀式”的座談會,并發放倡議書,征求族人意見,大家紛紛表示:“這是有利于家族繁衍生息的決定,必將全力支持。”
經過近10個月的協商探討,“破除婚禁”的告祖儀式順利舉辦,自此,吳黃兩姓可以自由通婚,不必再承受祖訓的壓力。“破除禁婚舊俗,支持通婚自由,是民心所望。移風易俗勢在必行,各界人士的積極推動助力社會新風持續向善向好,這種基層正能量需要大力支持和贊揚。”鯉城區委文明辦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鯉城區持續構建政府引導、群眾主導、社會團體跟進“三方合力”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齊抓”的發展格局,通過深化喪事擾民網格化綜合治理,推進喪事簡辦,落實婚事新辦、神事不辦,鞏固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的新風尚,逐步實現移風易俗常態化、婚喪喜事節儉化、民間習俗規范化,讓文明新風吹遍古城,浸潤人心。(李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