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2021年“鯉城古城文化傳播人才”培育計劃開班儀式在鯉城區蘇廷玉故居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40余名學員正式開啟第一階段的培訓學習。鯉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才貴,副區長李超端出席活動。
據介紹,活動由鯉城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聯合主辦,區委人才辦、區人社局、區社科聯、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承辦。自啟動報名后,迅速吸引了200余名市民群眾報名,經過層層篩選,從原定初選40人增加為48人。接下來,活動將通過集中授課、現場講解示范、實地考察等方式進行培訓,重點學習城市掌故、非遺文化、人文地理、禮儀禮節、急救知識、突發事件處理等內容。
隨著世界遺產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游客來泉游玩,如何講好古城故事成為重中之重。“我們希望通過深度培訓,組建一支能熟練講解泉州古城歷史文化,講好世遺故事的人才隊伍,在未來能更好地為各地游客傳播、介紹古城。”區文旅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本次培訓將分三個階段進行,最終考核合格者方能獲頒“鯉城區古城文化傳播人才講解證”。“組建這支古城文化傳播人才隊伍后,將投入到各類公益講解活動中,這也是我們對學員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
此次入選的學員中,有的是機關單位的干部職工,有的是學校老師,有的是普通市民,其中,有經驗老道、參與多次講解工作的“老司機”,還有第一次參加培訓的新手“小白”,無論來自哪個領域,什么年齡,他們都有著一顆對古城的熱愛與敬畏之心。“我是鯉城‘原住民’,一聽說鯉城古城文化傳播人才培訓計劃招募,我立馬就報名了。”學員龔橡帥是西街舊館驛龔家后人,受到家庭影響和熏陶,他從小就對古城充滿了感情,“我希望能進一步了解古城的美,用自己的方式講好古城故事,為古城發聲。”
開班儀式結束后,學員們迎來“第一堂課”。福建省首批金牌講解員顏靜怡帶來《講解接待禮儀》專題授課,詳細介紹講解員的個人基本禮儀、突發情況及解決辦法等內容,讓學員們深刻感受到講解員對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培訓中,學員們將通過《故事里的事》《世遺文化里見鯉》《中國的泉州,世界的刺桐》《閩南藝術》等精彩課程,從不同角度領略古城文化的豐富內涵,并將到開元寺、府文廟、清凈寺等世遺點進行實地學習。
據悉,第一階段的培訓課程結束后,將進行授課內容考核,再次篩選出15-20名學員,參與第二階段的實訓、模擬講解及考核,最終考核合格者能獲得“鯉城區古城文化傳播人才講解證”。第三階段以公益服務講解為主,在服務過程中對獲證學員進行多次復盤考核,以不斷提升其講解能力和服務水平。鯉城區將研究制定《古城文化傳播人才考評標準》,對于考核優秀、貢獻突出的古城文化傳播人才,將推動納入泉州市第六、七層次人才。(吳秋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