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12時,鯉城區防指啟動防暴雨I級應急響應。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鯉城迅速響應,黨員干部沖鋒一線,充分做好險情、災情應對準備,用心做好轉移安置群眾服務工作,全力為群眾筑牢保護屏障。
暴雨侵襲
鯉城迅速轉移人員
昨日上午,由于強降水導致晉江流域水位上漲,浮橋街道金浦社區玉田渠附近發生內澇災害,社區部分道路被水淹沒,大量積水涌進居民家中。面對突發狀況,浮橋街道快速反應,街道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社區實地勘察并指導工作,救援人員及時在受淹區域拉上警戒線,勸離附近圍觀群眾。
29日中午12點左右,水位持續上升,救援人員蹚水前行,走街串巷,挨戶敲門,提醒群眾迅速撤離,有些老年人腿腳不便,民兵們便背著他們轉移至安全地帶。據了解,此次受淹區域共涉及居民5戶、13人,下午13點30分前已全部轉移完畢。
經過協調安排,受災的13名群眾中,有8人投靠親友,5人在社區避險,由社區提供床、被子、食物、水等物資保障,滿足他們基本生活需求。“在暴雨警報解除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將實時跟進,防止群眾私自返回家中,切實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同時,我們將持續加強宣傳引導,提醒群眾主動避險。”浮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黃俊宏表示道。
做足保障
防止人員回流
連日來,鯉城持續推進危房摸排工作,確保一個不落、應轉盡轉,并做好各項物資保障,用心用情服務,確認安置人員住得踏實、住得安全。
在鯉中街道新峰社區安置點里,記者看到,這里設有安置區、洗漱區、臨時餐廳區等區域,同時備有水、食物、杯子牙具等生活用品,以及手電筒、雨衣雨靴等應急物資,還配備了電視、書籍等,在保證轉移群眾日常生活的同時,充分考慮精神需求。
“臺風來臨前,我們就做足準備,第一時間開展人員轉移工作,并將‘黨建+’鄰里中心改為臨時安置點。”新峰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秋霞介紹,為避免轉移群眾“回潮”居住,社區每天都會安排工作人員輪流陪伴,化身“陪聊員”“炊事員”,與轉移群眾同吃同住,安撫他們的情緒,確保服務保障到位。
“很滿意,社區工作人員都很貼心、熱情,把我照顧得很好。”轉移群眾吳阿婆表示,雖然牽掛家里,但她非常理解支持社區的安排,會安心等待。據介紹,待防臺風應急響應結束,確認安全后,社區將陪同轉移群眾返回家中,確保群眾安全。
據統計,截至目前,鯉城啟動全區82個避災點,累積下沉干部1556人次,轉移人員2647人,并妥善做好安置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