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近日,鯉城區出臺《鯉城區進一步完善提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方案》自2024年7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止。
《方案》聚焦鯉城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計劃實施7個工程、22項重點任務,以實現“到2025年底,全區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更加均衡,防病治病、康復護理和健康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初步形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總體目標。
實施“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以促進分級診療為導向,推進我區公立醫療機構與省市三甲醫院共建醫聯體。其中,積極推進我區與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合作共建,推進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與我區公立醫療機構合作共建醫聯體;探索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與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建立中醫脾胃專科聯盟等。
同時,積極推動“一院一品”特色專科建設、公立醫療機構服務擴容提質、基層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等,加快推進公共衛生服務二期項目、浮橋和常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新址建設項目進度;推進金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獨立設置;推動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利用空地改擴建;著力打造張永樹、陳文展等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
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程
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在鞏固臨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品中醫館的基礎上,推進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品中醫館建設,做優做強針灸、推拿、康復、骨傷、肛腸、婦科、脾胃、皮膚等中醫特色專科。強化中醫治未病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將中醫治未病服務融入基層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內容。探索在泉州市中醫外科醫院新院區建立中藥飲片供應中心和共享中藥房,開展中藥飲片集中采購、煎煮和配送服務。
推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以泉州市中醫外科醫院新院區為主陣地,塑造鯉城中醫藥“名醫堂”,以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為平臺,開展師承帶徒、“西學中”工作,培養一批名老中醫師帶徒繼承人和基層中醫藥骨干人才。同時,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交流,在泉州市中醫外科醫院舊址建設鯉城區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著力推進康養文化街區建設。
實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程
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和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推進“兩癌”(宮頸癌、乳腺癌)篩查、0-6歲兒童自閉癥(孤獨癥)篩查和干預等項目;加快推進新建住宅小區及老舊小區配套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同時,探索盤活轄區宗教場所閑置資產建設中醫康養機構,采用申請自辦或與醫療機構簽約合作的方式,為信眾提供就近、便利的醫療服務。
著力加強慢性病防控,積極開展健康社區、單位、學校、食堂、健康主題公園、步道、小屋、健康街區等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結合健康服務點建設,設置自助式健康設備,為群眾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檢測服務,并將慢病管理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慢性病規范化管理。
實施“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工程
加快推進“基層醫療機構一體化智能信息平臺”建設項目,探索建立“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信息平臺,實現線上為居民提供簽訂協議、健康咨詢、開具處方、雙向轉診等服務;探索建立“互聯網+共享藥房”智慧平臺,面向全區醫療機構開放共享代煎、配送服務;推動“三醫一張網”和互聯網醫院建設。
以海絲智能醫療創新港(中豹大健康產業園)、鯉城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二期、站前大道236畝醫療用地為空間載體,圍繞“醫、養、管、食、游、動、網”等重點領域,引進培育一批專科與高端醫療、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康養文化、康養旅游產業集群,壯大健康新業態、新模式。
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工程
加強疾控機構綜合改革,探索建立疾控“首席專家”制度,實行“特崗特薪”;建立多渠道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制度,建立健全平急兼顧、防治結合、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增強公共衛生技術服務,公立醫療機構設立公共衛生科等直接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科室,探索推行醫療處方和健康處方“雙處方”。
繼續開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規范治療項目試點,在鯉城推廣“應篩盡篩、應管盡管、規范診療”的健康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疾病預防、醫療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體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服務新模式。
實施“三醫協同提效增益”工程
持續推進DRG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將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醫保定點機構,逐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基金支出占比;推進“集采”藥品耗材醫保待遇政策、支付標準與集中采購價格相互協調;重點加強對各級各類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安全和醫保基金使用監管。
實施“人才強衛,從優待醫”工程
完善人事編制制度,適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控制標準;充分利用鯉城區繼續教育(市級)基地、鯉城區中醫藥學會、“名醫傳承工作室”等平臺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待遇以及在職稱晉升、評先評優等方面給予傾斜,確保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生“招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落實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衛技人員“高學歷(學位)”補助政策等,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專家工作室,返聘公立醫院的中高級職稱退休醫師擔任基層首席專家,探索對基層首席專家出診費等給予適當補助。
《方案》在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的基礎上,結合鯉城區實際,進一步明確公立醫療機構提取醫務性收入的比例及用途,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方案》還對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明確規定,各公立醫療機構每年至少遴選1名業務骨干到醫聯體牽頭單位進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