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鯉城不斷豐富夜間經濟消費業態,將夜游、夜購、夜娛、夜食、夜賞等多場景串聯,先后培育策劃了開元街道的極光營地、鯉中街道的大尾夜市、海濱街道的印象市集、臨江街道的城南廟會、江南街道的王宮夜市、金龍街道的高山夜市、常泰街道的高科夜市等7個夜間經濟體,進一步豐富市民“夜經濟”,催生消費新“夜”態。
夜幕降臨,位于金龍街道的高山夜市燈火通明,“巨龍”花燈高高亮起,160多個攤位整齊排開,燒烤、炒粉、芋泥冰、雞蛋仔、冰湯圓、提拉米蘇……各類夜宵美食匯聚,現場人潮涌動,攤主們的吆喝聲與食客的談笑聲交織,融匯成夜間的熱鬧景象。
高山夜市于2022年7月開市,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今年,社區投入30多萬元,于5月完成第四期改造,招引新入駐攤位40多個,不僅在餐車的裝飾上更為統一美觀,還增加了更多品類,涵蓋美食與手作體驗等,讓夜市更有趣、有料。
在一家提拉米蘇攤位前,老板雅晶正忙著招攬客人,“之前我們都在線上經營,現在有了固定的攤位,不僅積累了更多的新客人,老顧客找我們也十分方便。”雅晶告訴記者,她是四期新入駐的商戶之一,入駐一個多月來,每天都能賣出四五十份提拉米蘇。
“如今,夜市夜均客流量穩定在3000多人,夜均營業額約10萬元。最高峰時客流量達5000人,夜營業額達20萬元。”高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林嬌雄介紹,為了讓夜市“長紅”,社區不僅對環境、衛生等嚴格管理,并對同類型攤位嚴格把控,在確保商戶利益的同時,盡量減少夜市品類的重復率,讓夜市的品類更為豐富,做到“常吃常新”,給市民游客最新鮮的體驗。
除了熱鬧的夜市,露營也成了不少市民夏夜的休閑選擇。在古城巷陌間,就有一處靜謐、唯美的寶藏露營地,那便是位于開元街道東亞文化之窗內的極光營地。
華燈初上,涼風習習,三兩好友坐于帳篷邊,耳邊回蕩悠揚的歌聲,燒烤、小酌、聊天,放松身心享受聚會……據了解,該營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包含4個星空屋、3個大帳篷和50個桌位,由鯉城極光露營地服務中心投資運作,是街道重點培育的“夜經濟”點位。
營地負責人王慶蕓告訴記者,極光露營地于2023年11月正式運營,以燒烤經營為主,除接待散客外,還可接受團建、小型聚會等約定。“由于地處古城內,營地還專門采購了煙霧凈化系統,且每晚10點后就會調整音樂音量,減小營地對周邊居民正常生活的影響。”
不論是日益火熱的高山社區夜市,還是穩步發展的極光露營地,都是鯉城“夜經濟”蓬勃發展的縮影。
據了解,目前,鯉城各個夜間經濟體的運營主體多為社區,普遍采用租金模式,通過個性化運作,提高空間載體效益,營造商業氛圍,以保證經濟效益。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西街的大尾夜市還首試聯營扣點模式,有效增強了運營主體與商戶的黏性,以提高市集經營可持續性。
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他們將充分挖掘非遺、老字號、閩南文化、僑商文化等資源要素,推動形成獨具特色的夜市品牌。同時,加強夜間經濟規劃布局,立足“夜娛”“夜購”主題定位,大力發展娛樂、體育等文娛項目,進一步拓寬消費場景,著力培育新熱點,構筑新消費高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