妝糕人手工課堂趣味橫生、少林花拳課堂活力無限,還有花燈制作、閩南童謠、梨園戲、聲樂等特色課堂……今年暑期,海濱街道金山社區的“小工仔”暑托班公益課堂格外豐富,“厝邊教師”接連助力,讓孩子們的暑期生活精彩而充實。
“妝糕人”進課堂
助力泉州非遺傳承
近日,記者走進鯉城區海濱街道金山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一堂充滿童趣的妝糕人非遺課堂正在進行,“厝邊教師”潘佳賢正在為30名學員介紹“妝糕人”的來源、制作原料和制作技巧,并向大家展示成品。
“妝糕人源自中原地區,最早在祭祀時候使用,如今其形象和用途都發生了變化,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做的一個妝糕人……”課堂上,潘佳賢一邊講述,一邊指導學生制作,一團團顏色各異的面團材料,逐漸在學生手中變成了一個個頭戴簪花圍的“妝糕人”,大家既興奮又滿足。“暑托班太有趣啦!在這里不僅能學到非遺知識,還能體驗做手工,明年暑假我還想來。”學員吳語蓉捧著自己的“妝糕人”手工作品愛不釋手。
潘佳賢是福建泉州稚繪美學創始人,也是一名資深的手工教師,長期從事花燈、妝糕人、木偶等非遺傳承和推廣工作。自加入“厝邊教師”隊伍以來,他已多次在社區開課,布袋手偶、妝糕人尤其受孩子們歡迎,“面對小朋友,我的教學內容會設計得更有趣味,希望他們能在邊玩邊做的過程中,了解泉州的非遺項目,讓非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下去。”潘佳賢表示。
少林花拳課堂
強身健體漲新知
“花拳柔中帶剛,雖名叫‘拳’,實則以掌法為主……”在泉州少林花拳的課堂上,“厝邊教師”鄭英秀通過語言和動作展示,向學員們傳授泉州少林花拳“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和套路,“呼!哈!”在鄭英秀的帶領下,孩子們一個個精神抖擻,扎著馬步、走著蛇步,使出柳葉掌等動作。
鄭英秀今年60歲,是泉州少林花拳項目市級非遺傳承人,她16歲拜師學藝,尤為擅長花拳獨門兵器燕子鐺,習武幾十年,獲獎無數。同時,她十分重視花拳的傳承,與師兄設立“泉州少林花拳傳習基地”,培養出諸多花拳新秀,金山社區暑托班也成了她推廣少林花拳的新平臺。
“很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希望他們在暑托班里能學得開心,還能鍛煉身體。”鄭英秀表示,作為“厝邊教師”,她很高興幫助孩子們拓展課外知識,并為家長們解決后顧之憂。“希望通過自己的課堂,讓更多年輕一代了解少林花拳,弘揚傳承武術精神。”
“厝邊教師”擴容
共繪社區幸福底色
去年6月以來,金山社區充分挖掘社區人才資源,聘請了洪鶴年、楊長生、郭智峰等10位各自領域的專業人才,組建“厝邊教師”隊伍。在社區的組織下,他們發揮自身專業特長,深度參與社區暑托班、老年學校等教學服務,充實了“黨建+”鄰里中心志愿服務力量。
“今年我們又邀請了福建省硬筆書法協會會員、高級教師蘇適和省級非遺項目泉州(楊氏)戲曲道具制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楊佳燁兩位人才加入隊伍。”金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曾玉云介紹,隨著“厝邊教師”隊伍人才的擴充,特色課堂的內容進一步豐富,讓社區的孩子們期待值“拉滿”,今年的暑托班更加炙手可熱,咨詢報名的居民群眾絡繹不絕。
暑托班學生為老人表演聲樂課上學會的《勇氣大爆發》《蟲兒飛》等歌曲
除暑托班外,“厝邊教師”隊伍在服務老年人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多次來到社區開展音樂、太極拳等課程教學,為老年人提供豐富的休閑娛樂活動。“今年,我們還組織暑托班的孩子們,發揮課堂上所學,前往養老院為老人們表演才藝。”曾玉云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