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在“旅”也在“文”,如何更好推動文旅融合,提升旅游供給的“文化味兒”,是文旅發展的一道“必答題”。為此,常泰街道積極優化整合轄區文旅資源,精心打造“一團、一區、一廊、一群”的精品旅游路線,進一步彰顯閩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氣象,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融合,助力打造鯉城西大門亮麗風景線。
“一團”——“對山風”民間藝術團
常泰街道有拍胸舞、威風鼓隊、公婆弄、什音、大鼓吹、火鼎公婆、舞香龍、錦田刣獅、南音社等閩南特色民間文藝隊伍20余支,文藝骨干約300人。街道積極整合民間民俗文化資源,在原有隊伍的基礎上,籌建“對山風”藝術團,并依托街道文化站,定期組織民俗文藝表演活動,做優草根文化,使之成為展現閩南民間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名片”。
近年來,該藝術團積極活躍在“花開刺桐城”閩南文化絲路行系列活動等各項活動中,各大媒體競相報道,閩南民俗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一區”——紫帽山、蘇夫人姑廟
旅游風景區
紫帽山峰巖奇秀,山下的蘇夫人姑廟備受海外僑胞仰慕,為傳播和弘揚“蘇姑”文化,街道組織編撰《蘇夫人姑傳奇》一書,并推動紫帽山登山步道與紫福寺的原舊登山道相互連通,串聯紫帽山南北兩麓摩崖上千年的石刻“心”字等文化旅游資源,進一步挖掘蘇夫人姑廟民俗、孝親文化,著力打造海內外蘇姑文化交流中心。
今后,街道將統籌開發紫帽山自然資源,利用常泰路-南環路汽車文創體驗走廊與周邊旅游相配套,逐步建成集生態觀光、民俗文化、戶外健身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
“一廊”——常泰路-南環路汽車文創體驗走廊
“汽車走廊”項目是鯉城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常泰街道利用常泰路、南環路和泉南高速的交通優勢,緊抓汽車貿易重點定向招商,形成了匯集新車銷售、檢測維修、配件供應、二手交易、車貸及保險等各個環節的優勢產業鏈,涉及多個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
街道還積極轉變旅游發展理念,把主導產業和文創產業相融合,圍繞當下旅游要素和消費需求,探索創建5D汽車仿真駕駛及太空旅行、挖掘機模擬駕駛、交通安全體驗等主題文創體驗館和汽車城市展廳,讓消費者在購車賞車的同時,還能感受5D、模擬世界及駕駛帶來的互動體驗,進一步豐富旅游產業內涵,再造特色項目和新優勢,推動常泰路-南環路汽車走廊發展,打造新興的常泰汽車文創品牌。
“一群”——古大厝民俗民宿旅游群
常泰街道有7個市級首批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區展示點、17座古大厝、3座古廟、2座古塔、10棵百年古樹、2處古井等,街道積極打造以“懷舊、復古、鄉愁、歸根”為主題的旅游路線,把以古民居群為主的“五古”(古大厝、古廟、古塔、古樹、古井)與原有村落自然景觀融合,依托“五古”挖掘傳承鄉土文化。
同時,創建“草龍”技藝工作室、火鼎公婆傳習所等創意館,突出“一厝一品、一社區一主題”,形成以古厝觀光、民俗表演、民間技藝等為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閑產業,不斷拓展精品旅游和家庭體驗式旅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