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開元街道新春社區、鯉中街道促進社區分別迎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由來自本社區的近10名青少年兒童組成兒童友好觀察團,他們實地參觀社區的兒童服務設施和活動場地,并結合現場體驗提出意見建議。這是鯉城探索兒童友好社區建設的又一創新舉措。
觀察團實地走訪
“一米視角”提建議
當天,兒童友好觀察團來到了新春社區兒童之家,他們實地體驗了社區內的快樂學堂、兒童閱覽室等處,還走訪參觀了小西埕,并根據個人體會提出了不少意見;隨后,另一個觀察團在促進社區兒童之家參觀了社區美術教室、舞蹈教室等場所,并走進富臨新天地廣場,參觀了樊登讀書、領兔科創、閩嘻街舞等空間機構。
據介紹,近年來,新春社區積極開展暑托班、夏令營等,并與泉州六中、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等中小學結對共建,將課堂延伸至社區,多次舉辦“小小講解員”、“大地美容師”、志愿者服務、垃圾分類等實踐活動,著力提升青少年兒童的成長體驗。
促進社區則是在開展暑托班、寒令營的基礎上,利用節假日舉行研學活動,邀請老師舉辦公益非遺體驗課、手工課等,并依托轄區內富臨新天地商圈資源,在樊登書屋、閩嘻街舞等設立共享兒童之家,為社區青少年兒童提供公益課程,進一步豐富他們的社區生活。
“兒童戶外游戲空間較少”“兒童玩耍設施不夠豐富”……參觀結束后,小觀察員們認真地在問卷上寫下意見建議。“通過今天的觀察,我希望社區可以增加更多娛樂設備,滿足更多青少年兒童娛樂的需求。”泉州六中初二學生蔡依宸告訴記者,她曾參加過社區的暑托班活動,感覺十分有趣,希望未來社區可以推出更多適合青少年兒童的活動。
16個社區率先試點
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元,是兒童學習生活成長的重要場所。今年6月以來,區婦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從成長空間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發展環境友好和兒童參與友好等五個方面考量,將開元街道新春社區、鯉中街道促進社區等16個社區確認為兒童友好社區建設點,并指導各社區推進建設,為兒童創造友好成長空間。
據介紹,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在空間建設方面,需配套托育服務設施、幼兒園、兒童之家等兒童服務設施,推進社區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站、文化活動中心等設施的適兒化改造,設置兒童閱覽區域、課后自習教室等,增設兒童游樂場和體育運動場地,適時更新兒童游樂設施、活動器材、報刊讀物等物資,創新開展體驗式參觀、親子游戲等服務,為兒童健康成長創建良好的社區環境。
“除了硬件配套外,社區還結合各自實際,統籌各類資源,依托社區兒童之家、社區服務站、文化活動中心,結合兒童衛生健康、文化教育、安全等方面,積極開展各類兒童友好服務項目。”區婦聯工作人員介紹,她們還積極開展“愛心媽媽 點亮未來”結對關愛困境兒童志愿服務,通過結對幫扶的方式,完善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困境兒童的合法權益,不斷優化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環境。
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組織此次觀察團活動,一方面是希望讓孩子們實地檢驗建設成果,另一方面是從兒童“一米視角”出發,結合他們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優化社區兒童公共服務,拓展社區兒童成長空間。“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大經費投入,從適兒化改造、宣傳教育等方面著手,深化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工作,真正實現‘聽兒童聲音、為兒童而建、讓兒童滿意’。”
2024年鯉城區兒童友好社區建設點
開元街道新春社區
開元街道北山社區
鯉中街道促進社區
鯉中街道新峰社區
海濱街道新門社區
海濱街道金山社區
臨江街道伍堡社區
臨江街道隘南社區
江南街道明光社區
江南街道錦美社區
浮橋街道濱江社區
浮橋街道延陵社區
金龍街道古店社區
金龍街道高山社區
常泰街道仙塘社區
常泰街道下店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