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鯉城區委、區政府實施優質教育資源跨江發展的重點項目,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田中校區今秋正式投用,迎來首批一年級新生。新校區“顏值”如何?教學設施、設備怎么樣……日前,記者前往探訪,一睹新校園新風采。
走進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田中校區,嶄新的校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座座紅白相間的建筑矗立眼前,兼具閩南風味與現代時尚氣息。步入其中,綠植隨處可見,以文心、天工、傳習、近思命名的教學樓,書香氣滿滿,連廊設計串聯各個樓層,方便往來。據介紹,該校區總用地面積約40畝,配備了綜合樓、科技樓、教學樓、體育館、運動場等,可容納36個班級1620名學生就讀。
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一年級新生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講,一張張稚氣的小臉滿是憧憬。新校區、新教室,教學設備也緊跟步伐“換代更新”,每間教室除了配備有護眼燈、教學一體機、儲物柜等,小小的課桌也“內藏玄機”,底部專門設計了收納籃,方便學生放置書包、水杯等物品,教室里還安裝了軟木墻板用于展示學生作品。
“目前,一年級共有新生200多名,他們也是該校區首屆學生。”學校副校長吳婷婷告訴記者,開學首日,學校通知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和書籍裝扮教室,讓他們在陌生又新鮮的教室里有歸屬感。同時,每個班級主題色各不相同,班牌、姓名牌按照主題色定制,便于新生找到教室。
今年6周歲的林棋瀅就讀于一年4班,她對新校園的一切充滿了好奇。“我很喜歡學校,又大又漂亮,我每天都特別期待來上學。”林棋瀅告訴記者,班上有8位同學和她畢業于同所幼兒園,這讓她感覺更熟悉了。另一位學生尤盛捷則興奮地向記者展示著自己帶來的大船,“這是我和好朋友一起親手制作的,希望我們都能夠在新學校好好學習。”
作為鯉城的“老牌百年名校”,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擁有116年的辦學歷史。一直以來,學校踐行“全人教育”辦學主張,形成了具有通政特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品牌,教學成果豐碩。田中校區正式投用后,學校將實行“一校三區”管理模式,創新體制,整合、共享資源,引領三個校區共同進步,為“學在鯉城”創造新的教育品牌。
“我們將基于頂層設計,制定規劃到創新機制,探索‘一校三區’集團化辦學路徑,通過共建制度文化、引入優質資源、盤活緊缺師資、共享特色課程,實行同方案、同計劃、同質量的運行軌跡,推進集團融合、協作、互促的均衡、增值發展。”學校校長曾鳳蓉介紹,學校按照新校區規模,科學合理配置行政管理團隊和教師團隊,與南、北校區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其中教師團隊按照“骨干教師50%+新聘教師50%”的模式,配齊配強師資力量,助推田中校區優質發展。
近年來,鯉城區大力實施優質教育資源“過江”戰略,推動老城區多所名校在江南新區建設分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作為江南新區重要的教育配套,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田中校區的正式投用,將進一步提升片區的教育發展潛力,更好地服務片區適齡兒童就學需求,同時能夠有力地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提升江南新區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