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鯉城區推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提升工作三年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提出26項具體舉措,聚焦“三全四好”(全員參與、全域物業、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好、治理機制好、服務品質好、鄰里關系好)工作目標,探索建立住宅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力爭到2027年年底,打造出“全域幸福家園”鯉城樣板。
《方案》指出,要從組織建設方面發力,構建“區、街、社區、小區、樓棟”五級穿透式組織體系,做實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機制,抓好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支隊伍”建設,推動“樓棟長+樓長助理+志愿者”模式常態化運行,力爭在2025年5月底前,小區成立業委會(不含臨時物管會)占比達80%以上,2027年年底覆蓋率達95%。
《方案》提出,要選好住宅小區黨組織書記、業委會主任、物業經理等“三個一把手”,2025年5月底前,摸排挖掘培養一批優秀小區黨組織書記、業委會主任、物業經理;2027年底前,形成小區黨組織書記由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推選,業委會主任由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把關,物業經理參與評星定級“優勝劣汰”的長效機制。
鯉城還將開展全區居民小區黨支部達標創星活動,每年組織對居民小區黨支部進行評星定級,力爭2027年年底前,全區80%的住宅小區黨組織達到三星級及以上評價標準。
針對梳理發現的問題、暴露的薄弱環節、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鯉城梳理了保安不“保”安、保潔不“保”潔、消防系統損壞、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難、電梯頻繁故障、車輛停放無序、下水道堵塞、路面破損、公共照明設施不足、綠地裸露等10件實事,并拓展墻面及外立面脫落、業委會不作為、墻面空鼓、裝修噪音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形成物業小區“10+N”件實事推行落實清單。
根據《方案》,鯉城將通過發動建筑企業掛鉤參與小區路面修復、環衛大整治、家庭大掃除等方式,推動“10+N”件實事落到實處,有效補足短板,營造干凈、整潔、美好小區環境。
資金監管是群眾關注的焦點。《方案》明確,鯉城將積極參與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市級統一管理,區縣具體經辦”試點項目,同時,持續推動“業賬社審”試點工作,制定公共收益財務監管制度,在部分小區率先開展試點工作并逐步推廣。
鯉城還將組織對全區小區公共資源進行“大起底”,建立可盤活公共資源臺賬等標準化收入事項,全面增加小區公共收益。探索設立“小區公益基金”,搭建“區級統籌—社區管理—小區自治”三級基金管理平臺,助力小區品質改善提升。
根據《方案》,相關部門將督促物業服務企業提供“質價相符”的物業服務,在2025年5月底前,全區物業費收繳率達到70%,2027年底前達到90%。對于惡意欠繳物業費的,通過調解、發出支付令等方式依法進行催繳,保障守約業主和物業企業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