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是經濟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日前,《鯉城區“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2025年專項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出臺,聚焦“招商選資提質量、落地見效重服務”任務要求,力爭全年實現新簽招商項目投資總額超500億元。
《方案》指出,堅持鯉城區開放招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完善十大產業發展小組、三個專業小組、四個產業加速中心及高新區管委會、街道、各部門、社會力量全員參與的招商體系,力爭全年實現新簽招商項目投資總額超500億元。其中,新簽僑港澳臺及在外泉商招商項目投資總額70億元,簽約20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重點領域招商項目開工12個以上、投產6個以上。
根據《方案》,在開展常規招商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招商引資六個重點方向:
堅持招大引強與招新引優協同并進。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的細分領域研究,招引一批專注于產業鏈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優質項目。重點對接、招引一批500強、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等行業龍頭企業落地鯉城。
堅持文商旅體深度融合驅動三產繁榮。大力發展首發經濟、谷子經濟等新業態,引進新型消費平臺、服務商、運營商,以泉州演藝劇場綜合體項目為核心,打造大型文商旅體綜合區;舉辦海絲泉州數字文創周,打造文創IP產業聚集區、跨境電商基地,策劃無人機旅拍、微短劇拍攝基地、豎屏基地等項目,力爭招引一批高端酒店、米其林餐廳等優質項目。
強化基金賦能撬動產業升級發展。高效運作區產業引導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進一步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積極引進國家級、央企等優質子基金,充分運用“基金+園區”“基金+產業鏈”,實現基金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與共贏格局。
深化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專項行動。發揮港澳臺僑和在外泉商資源比較優勢,全年舉辦10場以上招商活動。利用傳統節日鄉賢僑領返鄉契機,舉辦交流懇親會、招商推介會,廣泛推介鯉城產業發展機遇。發揮“母校+校友+平臺”招商機制,發揮泉州五中、七中等優質校友人才作用,大力發展“校友經濟”。全年組織2場境外招商推介活動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地招商推介活動,充分發揮招商大使內引外聯、牽線搭橋的作用。
福建鴻星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推動企業增資擴產激活發展新動能。繼續深化園區標準化建設,引導格萊德、祥中實業、鈞石能源等企業進行自主改造提升,大力推動“智改數轉”;深挖鴻星爾克、聯興發等存量企業增資擴產、提質增效;著力培育恒勁機械、卜碩機械、桑川電氣等龍頭企業,不斷提升產業鏈配套力和競爭力;重點培育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促項目落地納稅納統見實效。完善重大招商項目全過程跟蹤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機制,全面落實招商項目調度機制,緊盯項目開工、投產、滿產等關鍵節點,及時梳理難點、堵點,切實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開展常態化、專項化一線幫督,力促招商項目及早、盡早開工、投產、納稅、納統。
《方案》強調,要立足區域產業特色、資源優勢以及發展定位,深化基金招商、場景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模式,把握重大活動舉辦契機,積極推介投資環境、對接投資需求,深入開展產業調研與分析,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政策協同、保障服務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增強企業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