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獅鬃漸變成蓬松的云朵狀花紋,圓圓大眼映著星星高光……近日,在霞洲媽祖宮內的霞洲青獅陣文化展廳比往常更加熱鬧,新展出的一系列萌態可掬的青獅文創,與展館內威武壯觀的獅頭形成鮮明對比,這些“可可愛愛”的文創產品,正是鯉城區霞鷹武術館推出的非遺文創IP——青獅陣獅頭與青獅陣少年。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刣獅的正宗傳承,近年來,霞洲青獅陣(刣獅)在各種活動中頻頻亮相,陣列中十八般兵器寒光爍爍,青獅昂首怒目、威風八面,獅陣少年們手持丈二長矛演練“跑卷大陣”,獅頭隨鼓點上下翻飛,受到了不少市民游客的喜愛。霞鷹武術館更是被授予“泉州刣獅傳習所”,被列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鯉城區展示點”。
“當游客紛紛對著青獅表演拍照,小朋友追著獅隊要合影時,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對青獅的喜愛。”霞鷹武術館副館長、泉州刣獅代表性傳承人紀彬熒告訴記者,武館里有不少學習刣獅的年輕學員,既有中小學生,也有大學生,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如果能把威武的青獅設計成年輕人喜歡的形象,并衍生出系列文創產品,我想應該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這項非遺技藝。”
有了這個想法后,紀彬熒立即聯系了90后設計師俞琳琳,俞琳琳從小便在霞洲看著刣獅表演長大,還曾為霞洲媽祖宮設計媽祖卡通形象。關于青獅形象的文創IP設計,俞琳琳也早有想法,兩人一番深入探討后,她便開始著手設計。“我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獅頭形象出自霞洲手藝人蔡景川老先生之手,他設計的獅頭怒目圓睜,十分威風,但要打動年輕人,得給青獅‘戴’上萌系濾鏡。”俞琳琳說。
歷時一個多月、幾番修改,在俞琳琳的速寫本上,IP形象漸漸明朗了起來,青獅陣獅頭IP在保留傳統造型基礎上,將繁復紋樣提煉為簡潔線條,青色主調搭配漸變云紋,既存古韻又顯時尚;青獅陣少年IP靈感則來源于武館中刻苦練功的少年們,他們身披青獅頭套,扮作青獅,武者勁裝與獅耳鬃毛渾然一體,萌態中透著英氣,既保留非遺精髓,又注入青春活力。今年初,以這兩個IP形象命名的《泉州霞洲青獅》,還以美術作品類別在國家版權局登記著作權。
如今走進霞洲媽祖宮,非遺展示柜煥發新顏,金屬青獅徽章泛著微光,青獅擺件憨態可掬,鑰匙扣上的青獅少年朝氣蓬勃,目前,這兩大IP已衍生出徽章、茶具、鑰匙扣、擺件、掛件、吊墜、福袋、貼貼紙等系列文創,并在各大文化活動中亮相,受到不少市民游客青睞。“青獅陣少年形象親切近人,受到了武館年輕學員和小朋友們歡迎,年輕人則更喜歡青獅頭卡通形象,有一種奶兇奶兇的反差感。”俞琳琳告訴記者。
從霞洲老藝人蔡景川手扎的竹骨獅頭,到如今受到年輕人追捧的文創產品,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傳承中,青獅文化的傳播軌跡化作一道動人弧線,“我們正在努力開發更多種類的文創產品,讓青獅卡通形象以不同的形態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中。”紀彬熒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還與泉州公交集團合作,青獅卡通主題公交卡在不久后就會上線,希望通過更多嘗試,讓青獅文化走進日常。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